好水养好鱼,一尾养三年肉质紧致鲜美,没
个头大而壮实肉质嫩而鲜美吃起来没有土腥味……对于许多食客来说松江培育的团头鲂有着传统的老上海味道让人回忆满满好水养好鱼 团头鲂,又名武昌鱼,俗称鳊鱼。上世纪8、90年代以前,上海农村河道中的野生鳊鱼较多。因其味道鲜美、肉质滑嫩,“红烧鳊鱼”便成了上海家家户户喜爱的一道传统本帮菜。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野生鳊鱼渐少,而池塘养殖的鳊鱼肉质和吃口也没有了原来的味道。为此,上海水产大学经过长达16年的系统选育后,获得了养殖性能优良的选育系第六代——团头鲂“浦江1号”。 这一尾团头鲂在松江,得到了精心培育。松江区水产良种场在年成为上海市团头鲂保种基地。作为以团头鲂“浦江1号”为主的保种、选育和良种生产的水产良种场,每年繁育团头鲂“浦江1号”鱼苗1亿尾。 “水产良种场紧靠黄浦江上游泖河边,我们用好水养好鱼。”据区水产良种场工作人员季强介绍,团头鲂的养殖用水引的是优质的泖河水,无污染、水质好,才能养出品质优良的团头鲂。 一尾团头鲂精养三年除了好水,有心养护,才有这样的品质好鱼。“这样一条鱼,要养三年。”季强说,在这三年中,团头鲂如同“选美”一般,要经过层层筛选,才能够进入市民的餐桌。 第一年,经过精心培育的鱼苗宝宝们在河塘中自由生长;第二年便开始了激烈“角逐”,养殖人员们依照标准,看体型、评体色,“淘汰”了一批质量不达标的鱼;而在第三年,待选出的鱼长大至1.5公斤左右,就要进行严格“训练”,放入专池中进行“健身”培育,经过半个月的流水“去杂”和“瘦身”,随后再次进行筛选。 据介绍,松江团头鲂的重量控制在3-5公斤。只有体重达标、体型合格、体色现鳞背珠光的鱼,才能够“脱颖而出”,其中的佼佼者还将作为亲本选育,保证松江团头鲂有效、优质繁育。 “我们采用了新型鱼类瘦身技术对其进行技术暂养,不仅去掉了土腥味,而且分解了多余的脂肪,使鱼肉更紧致,同时,还除掉了身上的杂质。”季强介绍,现在团头鲂“浦江1号”的肉质已经达到了从前河道中野生鳊鱼的风味。目前,松江培育的团头鲂“浦江1号”乌仔(鱼苗)已推广至北京、四川、贵州、福建、山东等20多个省市。 “游”上市民餐桌肉质鲜美、吃起来没有土腥气的松江团头鲂,深受大家的喜爱,也是不少食客来到松江的必吃特色。它的传统好味道,也引来了不少松江知名餐饮企业的青睐。 “这条红烧鳊鱼真的重现老底子的味道,好吃!”松江人常去的筱爷叔饭店就推出了以团头鲂“浦江1号”为原料的本帮菜肴“红烧鳊鱼”。纯正鲜美的传统滋味引爆了顾客们的味蕾,尝鲜的顾客络绎不绝。 据悉,松江区水产良种场与松江多家饭店对接,以团头鲂为原料,开发了多款本帮菜品。在位于小昆山镇的西部渔村内,市民还可以体验垂钓团头鲂的乐趣,在园区餐厅还能品尝到“剁椒团头鲂”等特色菜。除此之外,荡湾里蟹庄和阳光绿洲酒店都有相关菜品销售。 小贴士目前,松江区水产良种场正在不断完善鱼类瘦身技术,并增加暂养规模。如果有市民想在自己家中烹饪这道传统菜肴,也可前去购买。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qiancaoa.com/lqczz/30965.html
- 上一篇文章: 折根ldquo它rdquo,水里
- 下一篇文章: 植树节,在家种出一片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