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身体好,常来海南岛”是一句耳熟能详的宣传词,海南百岁老人多,更是这句话的佐证。海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百岁老人呢?当然和海南饮食中的一些野菜脱不了关系,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一些海南所特有的野菜。

【菜的采集和食用,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关雎》中便有“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描绘青春女子在灿烂春光中轻快采集野菜的场面。

  海南岛阳光充沛、雨露丰润,为各种野菜的生长提供了最便利的条件,目前岛上已发现的野菜就达二三百种之多。】

革命菜

革命菜,又叫野茼蒿、安南草。为菊科植物野茼蒿的嫩茎叶。革命战争年代,冯白驹将军统率的琼崖纵队能在五指山区坚持革命斗争23年红旗不倒,靠的就是这种野菜充饥,故名“革命菜”。

《本草纲目》有记载:茼蒿“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它以其丰富、水灵的外观、清香嫩滑的口感博得人们的喜爱。每年春、夏、秋三季,可摘其嫩茎叶、幼苗、炒食,叶子绵绵的富有肉感,叶柄脆脆的,甜滑可口,味道极美。

地瓜叶

地瓜叶也称红薯叶,即红薯地上秧茎顶端或两侧的嫩叶,在海南四季可采收。地瓜叶常见的叶子有鸡爪形的,五爪形的,心形的等,叶柄颜色有青的,绿的,也有紫的。据亚洲蔬菜研究中心已将红薯叶列为高营养蔬菜品种,称其为“蔬菜皇后”。

近年在欧美、日本、香港等地掀起一股“红薯叶热”。红薯叶有提高免疫力、止血、降糖、解毒、防治夜盲症等保健功能。《本草求原》亦有记载,认为红薯:“凉血活血,宽肠胃,通便秘,去宿瘀脏毒。”

雷公笋

雷公笋,学名闭鞘姜,是海南特有的野生草本植物。叶互生,单叶,螺旋状排列,长圆形成披针形基部抱茎,背部密生灰色绢毛,叶鞘宽而封闭,故称“闭鞘姜”。又由于其嫩茎似笋,喜荫湿,风雨雷电交加天气长得更好,故海南人称之为“雷公笋”。

雷公笋遍布琼南山区的溪沟旁、田坎上、山湾里、岭脚下。每逢四五月春风化雨时破土而出。茎笋约食指般粗细、筷子般长短。吃雷公笋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其肉质厚、质鲜嫩脆、清香可口,是不可多得的、增进健康的无公害绿色食品。

雷公根

雷公根又叫连钱草,马蹄草,是一种黎族同胞经常食用的野菜。它的茎很长,葡伏生长在地面,叶圆肾形,花为红褐,有清热,解毒、利尿的功效。将它与河里的小鱼虾或肉骨同煮,是极为可口的佳肴。

观音菜

观音菜,为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称宽叶韭,又称大叶韭、野苤菜、神仙菜等。观音菜与普通韭菜很相似,但其叶片较宽,纤维含量稍多,韭、蒜、葱香味三合一。

以嫩叶、成长叶、花芯供食用。以冬、春季的产品最佳。可切成细段炒食、煎蛋或作饺子、面包的馅料。

曲毛菜

曲毛菜,也叫拳头菜,是生长于五指山区的一种凤尾蕨科草本植物。其嫩梢叶片卷曲,形如整烫过的卷发,故民间称“曲毛菜”。主食嫩梢部分,性味辛凉,清热解毒,收敛止泻,益气安神。

过水后炒食,肉质脆嫩多汁、无渣滓、风味鲜美,还可制成脱水蔬菜,是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是具有五指山山区特色的“绿色食品”。曲毛菜生长条件得天独厚,所以五指山曲毛菜是世人熟知的山珍野菜,供不应求。

马齿苋

马齿苋,又叫长寿菜,五行草,生长于田野、荒地,喜欢向阳地带。它的茎匍匐生长于地上,自基部长许多分枝,叶片像一个个精致的小汤匙,花为淡绿色或淡红色。每年5-9月份可采取它的嫩茎叶,用开水烫后挤出水份,或凉拌或炒食,滑爽可口,略带酸味,营养丰富。制作的食谱有:火腿丝拌马齿苋,红烧马齿苋、马齿苋炒鸡蛋等。早在公元5世纪已有入药记载,据《本草纲目》载,马齿苋“散热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它对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也有较明显的防治作用。

四棱豆

四棱豆,又称翼豆、大翼豆、四角豆等,是豆种植物四棱豆属中的一个栽培品种。海南的四棱豆是一种十分特别的豆类,除了在海南,内地其他地方很少见到。豆的形状有点古怪,从横切面看,四个角向外凸出,如杨桃成棱,象英文字母“X”。

四棱豆在海南四季都能正常生长,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一般都是清炒或蒜蓉炒,清脆爽口,肉质香脆,风味鲜美,别具风味。目前在部分大中城市为稀有新奇的高档菜。

[部分文字来自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

赞赏

长按







































青少年白癜风的危害
头部白癜风用什么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jinqianc.com/lqcyf/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