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的功效和作用王大夫讲中药系列连载
王大夫语录 古语有云:为人父母不学医为不慈,为人子女不学医为不孝。不论为人父母还是子女,都应掌握一些基本的养生之道和健康常识,不仅益于自身,更可惠及家人。每天学一味中药,让中药泽福万家。今天我们来认识细辛 一细辛的产地与别名细辛的药性:细辛又名细参、烟袋锅花。属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因其根细、味辛,故得名。粉末:淡黄灰色,有浓郁香气,味辛、苦,有较持久的麻舌感。 第二细辛的功能主治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1)发散风寒:用于风寒感冒或风寒所致的头痛,可配麻黄、藁本。 (2)温经止痛:用于寒邪入络之肌肉关节痛。 (3)温化寒痰:用于稀痰壅盛的慢性支气管炎。 (4)宜通肺窍:用于鼻炎、鼻窦炎。 第三细辛的临床应用细辛已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就有乌梅丸、小青龙汤、当归四逆汤和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含有细辛的常用方剂;临床上可用于风寒表证、各种疼痛证、诸窍不通证和肺寒咳喘证。细辛是一味良药,是历史的功臣。细辛那辛窜的感觉一次便会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细辛既能外散风寒,又能内祛阴寒,同时止痛、镇咳功效较佳。如巜伤寒论》中的小青龙汤等。细辛虽有较好的散寒作用,但发汗作用力较弱,一般解表方剂中不作主药。 第四医案分析 日本《皇汉医学》当归四逆汤方证中,清川玄道记载一冻风重者,左足拇指及中指紫黑溃烂,服当归四逆汤,外用破敌中黄膏,一月愈。 第五传说故事 很久以前,蜀中有一个医术高超的老中医膝下无子,于是千挑万选了一位学徒拟做义子。这名学徒聪明伶俐,手脚勤快,深得老中医的喜欢。唯有一点:做事不够细心,让老中医很头痛。为此老中医每每训斥,但收效欠佳。某日,老中医出诊在外,家中突然来了一名高热病人。病人家人万分焦急,跪在地上求学徒诊治。这名学徒仔细把脉后确定了病症,胸有成竹地给病人抓了2服中药。谁料病人服药后病情突然加重,家属带着一帮人气势汹汹地杀到老中医家。多亏老中医及时赶回,调整治疗,才力挽狂澜免去一场流血事件。老中医审视药方并无错处,于是将患者的药渣寻来细细查看,发现原来是学徒抓错了一味药。他将金钱草当做散寒草配给了病人。老中医将散寒草取出,当着徒弟的面,将其更名为“细心”以时刻警醒弟子做事细心。后来这味中药的药名就慢慢演变为“细辛”了 第六注意事项 由于细辛有小毒,所以自古就有“细辛不过钱”之说,也就是说,细辛的临床用量不宜过大,如果细辛作单味或散末内服的话,一般不过钱,也就是现代的3g,如果是入汤剂的话,应该先煎三十分钟,使其毒性成分黄樟醚的含量大大下降,这样才能避免服用后引起中毒症状。 老师简介 王文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在校期博览群书,贯通古今,深得多位名师教诲。毕医院校数十年,临床师从于多位中医名家,深得世家真传。期间游历全国,拜访名医,遍访药材,收藏众多中医手抄本,验之于临床,颇有疗效。擅长中医各科疑难杂症,尤对股骨头坏死、白癜风、癫痫、牛皮癣、扁平疣等症以及各种癌肿疼痛的中药处理很有心得。用药特色:简,便,廉,验。不问贵贱,不择贫富,专以救人为心,饱有盛誉.近年来,有感世人生活不古,怪病频出,着力中医养生与保健,广发菩提心,结无上善缘。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qiancaoa.com/zylqc/895.html
- 上一篇文章: 宿根花卉26连钱草
- 下一篇文章: 可别小瞧了这种草,它可是对付痛风的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