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春莲

半春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春莲

半春莲

BànChūnLián

半层莲、野苞芦

兰科蜻蜓兰属植物小花蜻蜓兰Tulotisussuriensis(Reg.etMacck)Hara,以根入药。春夏采收,洗净鲜用。

辛、苦,凉。

解毒消肿。用于鹅口疮;外用治痈疖肿毒,跌打损伤。

3~5钱,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半春莲

半春莲

BànChūnLián

半层莲、大叶黄龙缠树。

《江西草药》

为兰科植物小花蜻蜒兰的根茎。春、夏采收。

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根茎横生。茎无毛,不分枝。叶互生;近基部叶约3片,叶片狭长圆形或披针形,长14~18厘米,全缘,无毛,叶脉平行,基部鞘状;茎上部及中部的叶小,披针形,长8~20毫米。总状花序顶生;花淡黄绿色,长约1厘米,无毛;花被唇瓣有长距,距细,长6~8毫米。

生于山谷、沟边阴湿处。

性凉,味苦辛。

消肿解毒。

①治鹅口疮:半春莲根三至五钱,水煎服。   ②治无名肿毒、毒蛇咬伤:鲜半春莲根适量,捣烂外敷。   ③治跌打损伤、骨折:鲜半春莲根一至二两,捣烂外敷。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半春莲

半春莲

BànChūnLián

rhizomeofWusuliDragonflyorchis

半层莲、大叶黄龙缠树、野苞芦、蜻蜓兰、龙珠参、山豆芽、狼扇、虎头蕉

出自《江西草药》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小花蜻蜒兰的根茎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ulotisussuriensis(RegeletMacck)Hara[PlatantheratipuloidesLindl.Var.ussuriensisRegeletMacck;Perulariaussuriensis(Maxim.)Schltr.]   采收和储藏:春、夏采收,鲜用或晒干。

小花蜻蜒兰,多年生草本,高25-50cm。根茎横生,须根较粗,肉质,多少呈指状。茎直立,不分枝,下部具2-3片叶,中上部具3-5枚苞片。叶片椭圆形、狭长椭圆形、披针形或倒卵形,长6-15cm,宽1.5-7cm,基部渐狭长鞘;总状花序狭长,由多数小花组成;小苞片狭披针形;花淡黄绿色;中萼片卵形,长3-4mm,侧萼片斜椭圆形;花瓣狭,斜椭圆状披针形;唇瓣舌状披针形,长约4mm,基部两侧各具1枚三角形的小裂片;距细长弧曲,几与子房等长。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m的山坡林下、山谷、溪沟边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陕西、新疆、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等地。

凉;苦;辛

心;脾经

清热;消肿;解毒。主虚火牙痛;鹅口疮;无名肿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中华本草》

中草药手册

长按右边







































北京中科是公立医院吗
北京哪有治疗白癜风医院的地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qiancaoa.com/zylqc/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