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文人喜将中药名入诗,

或镶嵌,或直书,或隐含,或影射,

名与诗、词、赋融为一体,

字与义珠联璧合,

不少此类诗篇都写得妙趣横生。

最近,小编无意间看到一个

美到不能自拔的药名“王不留行”,

让本身苦苦的药变成了一个个唯美灵动的词。

接下来和小编一起

涨涨姿势吧

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

——吴承恩《西游记》

益智仁

鄙性常山野,尤甘草舍中。钩帘阴卷柏,障壁坐防风。客土依云实,流泉架木通。行当归云矣,已逼白头翁。此地龙舒国,池黄兽血余。

木香多野桔,石乳最宜鱼。古瓦松杉冷,旱天麻麦疏。题诗非杜若,笺腻粉难书。——孔平仲《药名体二首》

(见《宋诗纪事》)

诗中共嵌入常山、甘草、卷柏、防风、云实、木通、当归、白头翁、地龙、血余、木香、乳石(石乳)、瓦松、天麻、杜若等15种中药名。

白头翁

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篇章。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浸,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

——辛弃疾《定风波》

这首词中用药名本字、谐音字等嵌入的药有木香、禹余粮(雨余凉)、石膏、吴萸(吾已)、防风、紫草(知子草)、海藻(海早)、甘松等,药名与词意,浑然一体。

防风

断红兼雨梦,当归身世,等闲蕉鹿。

再枕凉生冰簟滑,石鼎声中幽独。

活火泉甘松涛嫩,乳香候,龙团熟。

地偏丛桂枝阴,又吐丛菊。花时约过柴桑。

白衣寒蚤,体负深杯绿。

青镜流光,看逝水银波,漂残落木。

瓜蔓连钱,草虫吟细,辛苦惊髀肉。

从容乌兔,丝丝短发难续。

——顾贞观《断续令》

作者巧妙将当归、鹿角、滑石、独活、甘松、乳香、熟地、桂枝、菊花、桑白皮、蚤休、绿青、水银、木瓜、连钱草、细辛、肉从容(苁蓉)、菟丝等药材嵌入诗中。

当归

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

字字苦参商,故要檀郎读。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

何事菊花时,犹未回乡曲?

——陈亚《生查子?药名闺情》

词中相思、意已(薏苡)、白纸(芷)、苦参、郎读(狼毒)当归、远至(志)、樱姚、菊花、回乡(茴乡)均为中药名。

白芷

李时珍外出寻访名师,在外期间,李时珍的夫人曾经给他写了一封别致的“中药情书”:

“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草缠绕他枝,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妾仰观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不见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古诗云:‘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奈何!奈何!”

书信中,槟榔、半夏、当归、使君子、寄生草、芍药、天南星、忍冬藤、白芷、黄连、豆蔻、丁香都是中药。但是把中药的名字串联起来,却又表达了自己对夫君的思念之情。

李时珍看了夫人的情书,也十分想念夫人。便回信道:

“红娘子一别,桂枝香已凋谢矣!几思菊花茂盛,欲归紫菀。奈常山路远,滑石难行,姑待从容耳!卿勿使急性子,骂我曰苍耳子。明春红花开时,吾与马勃、杜仲结伴返乡,至时有金相赠也。”

李时珍的情书中写的红娘子、桂枝、菊花、紫菀、常山、滑石、从容(肉苁蓉)、急性子、苍耳子、红花、马勃、杜仲也是中药。李时珍的回信写得文辞纤巧,语意缠绵,倾吐了夫妻间深切的相思之情。有趣的是,李时珍在信中写的“红娘子”这种中药与“妻子”双关,非常别致。

李时珍和夫人的两封情书巧用了二十四味中药名串联成篇。毫不牵强,妙趣天成,读来情趣无限。

黄连

中医药与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水乳交融,

不少文人墨客将中药草名写入诗词当中

使那些药草名也沉淀了淡雅的诗意,

袅袅如一个梦境。

大家知道哪些印象深刻的中药名,

有哪些美丽的中药诗词呢?

留言告诉大家吧!

喜欢的亲们,欢迎点赞分享

END·

果果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走
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jinqianc.com/zylqc/26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