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哪些人禁忌
黄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材,并且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就开始把黄芪当作中药使用了。据发现,黄芪中富含大量的多种氨基酸、多糖等等物质微量元素,能够对我们的身体有着非常好的调养作用。并具有很好的排毒、消肿、利尿等等功效。黄芪的最常见食用方法就是泡水喝了,今天作者就来与大家一起来探讨下喝黄芪泡水喝的具体功效与作用以及饮用禁忌有哪些? 由于黄芪里面含有蔗糖、多糖、氨基酸、叶酸、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其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和降压方面均有比较明显的作用。同样,黄芪食用方便,既可以煎汤,煎膏,浸酒又可以入菜肴。 首先,黄芪具有强壮身体的作用。一旦服用了黄芪之后,能够让体内含有的白蛋白与血清总蛋白有明显的增长,同样日常尿液也会有明显的增加。 然后,黄芪能够治疗身体困倦和气短的情况。日常多吃黄芪,能够让精神变的更好,气短的情况也会逐渐变小。倘若增加适量的防风、生姜等一起用水煎服,还可以有效的增强一下身体的免疫能力,能够有效的预防下身体出现感冒的情况。 再者,黄芪可以治疗高血压。特别是老年患者,极其容易出现下半身浮肿的情况,所以喝黄芪水可以起到很好的消除水肿,降低血压的作用。 而后,黄芪可以治疗缺铁性心脏病。吃黄芪之后,可以有效的缓解一下心绞痛,而且还可以有效的改善一下诸多临床的客观指标,对于身体恢复健康有极好的作用。 其次,泡黄芪,喝黄芪水的好处极多,在治疗脾气虚证方面的作用特别显着。目前,脾气虚证的表现方式包括了精神倦怠、气短、痰多等情况,所以不妨就将黄芪等一起煎水服用,从而达到治疗脾虚的情况。 最后,糖尿病。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会有浮肿的情况,同样还会伴有面色蜡黄的情况,所以喝黄芪水,并加上一些葛根时,效果极好。倘若出现了溃疡时,再加上葛根、赤芍、凡参时,效果会更好。 一般情况下,普通人春天不适合吃黄芪,从身体情况来说时,感冒、经期统统不要吃黄芪,那些有身体虚胖、肌肉松软者也不适合吃黄芪! 有的人表面上看起来人高马大的,但就是精神不佳,说起话来也有气无力,或者就给人一种底气不足的感觉。 尤其是一些男性朋友,因为说话中气不足,被人嘲笑是从宫里出来的!! 此时,真的提示你要补气啦! 有一味中药,对于补气十分在行,它就是黄芪。众所周知,黄芪与人参、党参,历来都是补气的佳品,常用黄芪泡水喝,可让人精神焕发、体质变强、气质变好。 在中医学看来,黄芪的功效远不止这些。黄芪性甘,味微温。具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可补中益气、强身健体,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都有较好的功效。 先来看黄芪补中益气的功效。 大家对补中益气汤(丸)应该不太陌生,至少听说过吧,很多中气不足尤其是那些整天精神不振、体倦乏力、有气无力的人,都会吃点儿补中益气丸。这药中就有黄芪。因黄芪还有敛汗固脱的作用,对于气虚下陷、内脏下垂,如脱肛、子宫脱落、胃下垂等,都有一定的功效。 再来看黄芪在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方面的作用。 因为黄芪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而部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浮肿,这恰巧能用上黄芪的这一功效,不仅能消除水肿,还能降压。糖尿病患者后期,可能出现糖尿病足,甚至会有溃烂,二黄芪本身具有托疮生肌的功效,若配合葛根、赤芍、丹参等,效果更好。 1、从体质上来说,黄芪最适合气虚脾湿型的人,这种人往往身体虚胖,肌肉松软,尤其是腹部肌肉松软。而身体十分干瘦结实的人则不宜。从身体状况来说,感冒、经期都不要吃黄芪。 2、从季节来说,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黄芪。为什么感冒不能喝黄芪粥呢?因为黄芪是固表的,它帮助身体关闭大门,不让外邪入侵。可是当身体已经感受外邪的时候,就会变成闭门留寇,把病邪关在体内,无从宣泄了。同理,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人体需要宣发,吃黄芪就不太适宜了。 3、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须服用黄芪,一定要配伍运用。 4、阴虚患者使用黄芪,必须配伍养阴药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天冬、玉竹等。湿热患者必须配伍清利湿热药,如黄连、茵陈、黄芩等。热毒炽盛的患者必须配伍清热解毒药,如黄连、栀子、大黄、败酱草等。 黄芪的药用价值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本经》记载:“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补虚,小儿百病。”《日华子本草》记载:“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 增强抗疲劳的作用 黄芪能增强大鼠和小鼠的肌力。大鼠灌胃黄芪水煎液6日或14日,能增强大鼠游泳耐疲劳的作用,并使游泳应激大鼠血浆皮质醇含量明显增加,超过空白应激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水平。黄芪可使游泳应激大鼠肾上腺重量增加,肾上腺皮质增厚,束状带细胞体积增大、胞浆丰富。表明黄芪增强大鼠抗应激能力是通过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来实现的。 黄芪补气养血 经常吃黄芪有补气养血的好处,有益中功效,对于出现内伤,身体疲劳,胃虚脾寒,经常腹泻,出现气虚,气衰,血虚等等症状,可以每日吃黄芪,就可以通过补气养血,远离这些疾病对身体构成的危害,但是必须要坚持,比如每天可以通过吃黄芪就能达到很好的补气养血的效果。 减缓自然衰老的作用 黄芪能延长家蚕和果蝇的平均寿命,减缓人胎肺二倍体细胞体外培养的自然衰老过程,使细胞寿命延长达98代,对照组仅为61-66代,使寿命延长l/3。对小鼠肾细胞培养也有保护作用。黄芪并有抗氧化作用,可降低动物血清中过氧化脂质和肝脏脂褐素含量。过氧化氢损伤中国仓鼠肺细胞(V79)引起SOD活性降低,黄芪总黄酮有回升SOD活性的作用,可减少脂质过氧化物对生物膜的损害。 黄芪的食用方法 1、每天用黄芪3片,泡水喝。用黄芪3片,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 2、取黄芪2片,煎汤。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就变成黄芪饭、黄芪粥,也很有益。 3、还可以在烧肉、烧鸡、烧鸭时,放一些黄芪,增加滋补作用,效果也不错。 黄芪鸡肉粥 食材有,黄芪10克,大米(一杯),鸡胸肉(也可以是一般带骨的鸡肉),枸杞(生完孩子第一个星期不要放枸杞)。不能用下蛋的老母鸡。大米淘干净,放适量水,把黄芪加进去,用电饭煲煮粥功能煮。鸡肉切碎,放盐,虾粉(虾皮打成的粉,代替味精调味),姜碎,腌制一下。待粥滚起来,米煮的已经打开糜烂时,电饭锅的时间还有十分钟左右就跳转保温的时候,打开盖子,把鸡肉倒进去搅拌,把鸡肉搅散,不要结团。最后加入枸杞。水的量看个人喜欢,喜欢稠的水放少些,喜欢稀的加多点水,如果水放多了煮出来想吃稠的话,只需把电饭锅盖回去,放一会,粥就稠了。 黄芪的禁忌 黄芪是比较常用到的中药,对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疾病都有比较好的防治保健功效,但是在使用黄芪的时候,还是要注意量的,以免用量过多导致上火甚至其他副作用。给大家介绍黄芪用法的6个禁忌。 1、忌食生冷食物,忌烟酒浓茶 2、及过度劳累忧虑恼怒惊恐 3、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4、有过敏使者禁用 5、脾胃湿热者禁用 6、严禁配伍 黄芪的选择 挑选黄芪,先要看外皮,外皮发白,内心发黄为佳;再看黄芪切片的断面,有没有洞,因为黄芪容易霉蛀,有黑洞就质量不佳。最好能嚼一嚼,有豆腥气更佳。 黄芪气微、凑近闻有股豆腥气为佳,嚼之味道略甜。挑选黄芪时,以身干、条粗壮、皱纹少、粉性足、质坚实而绵、不易折断、味甜、无黑心为佳。凡切后金井玉栏不存在或不明显的,可能黄芪条受潮质变了。 当然,现在市场上基本上没有野生黄芪,都是栽培黄芪,这一点要清楚。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补气十分在行,黄芪。众所周知,黄芪与人参、党参,历来都是补气的佳品,常用黄芪泡水喝,可让人精神焕发、体质变强、气质变好。 在中医学看来,黄芪的功效远不止这些。黄芪性甘,味微温。具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可补中益气、强身健体,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都有较好的功效。 先来看黄芪补中益气的功效 大家对补中益气汤(丸)应该不太陌生,至少听说过吧,很多中气不足尤其是那些整天精神不振、体倦乏力、有气无力的人,都会吃点儿补中益气丸。这药中就有黄芪。因黄芪还有敛汗固脱的作用,对于气虚下陷、内脏下垂,如脱肛、子宫脱落、胃下垂等,都有一定的功效。 再来看黄芪在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方面的作用 因为黄芪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而部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浮肿,这恰巧能用上黄芪的这一功效,不仅能消除水肿,还能降压。糖尿病患者后期,可能出现糖尿病足,甚至会有溃烂,二黄芪本身具有托疮生肌的功效,若配合葛根、赤芍、丹参等,效果更好。 黄芪还是银屑病、鼻炎的克星 黄芪、当归、生地黄、白蒺藜各30g,用水煎服,每天早晚各服一次,对于银屑病有很好的效果。 而黄芪配伍白术与防风,煎水服用,可有效缓解过敏性鼻炎、哮喘、感冒等疾病。 黄芪泡水喝的禁忌 很多人喜欢在日常生活中要黄芪泡水服用,特别是很多女性喜欢将黄芪和红枣、枸杞子一起浸泡,这样不仅能够增强体质,气色也会越来越好。但是每次使用的黄芪量最好不要超过15克,并且分为两三次服用,避免出现过量的情况。如果黄芪使用过量,那么患者就有可能出现头晕、睡眠质量变差以及双颊泛红以及心情烦躁等等情况。 老中医告诉我们,其实黄芪泡水喝并不会产生副作用,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在过量服用之后身体会出现不适的情况呢?这主要就是由于过量的黄芪进入身体之后打破了内环境的平衡状态,这就导致各种身体不适情况的出现。 黄芪服用之后能够很好的改善记忆力退减以及头晕乏力等等情况,但是如果平时过量服用了黄芪水,那么不仅不能够改善头晕眼花的情况,反而会导致病情价值,也就是头晕更加严重,记忆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黄芪属于一种温补性的中药,如果过量服用,身体主要表现为心烦气躁以及脸颊泛红。 虽然我们说想要获得最好的保健效果每天要服用一杯黄芪水,但是这个黄芪水最好能够分为两三次服用,千万别一次性喝完。另外,每次黄芪泡水最好能够控制在15克左右,但是网上有些方子中建议是使用20~30克左右,这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另外,黄芪泡水的使用量和煮粥的使用量是不一样的,如果是泡水那就是上文所说的15克,如果是熬粥,那么最好使用50克左右。事实上,无论你是熬粥还是泡水,黄芪的使用量都是具有明确规定的,千万不要超量哦! 黄芪泡水喝的禁忌人群 黄芪是一种天然的中药材,常见的使用方法就是泡水、熬粥以及煮汤。虽然黄芪和人参的功效是一样的,但是价格相差非常巨大,所以平常人家都喜欢选择黄芪作为日常保健的药材质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黄芪并不适合天天服用,并且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可以喝的。具体如下: 1.如果是属于肾阴虚、湿热以及热毒炽盛的患者,那么千万不要服用黄芪泡水,因为这不仅不能够令身体恢复健康,反而会加重病情。这一类型的患者想要令身体恢复健康,那么就应该将黄连、大黄、败酱草以及栀子一起泡水服用,千万不能够选择黄芪。 2.如果是患有肺结核的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咳血、口干舌燥以及身体发热,那么我们也是不建议单独使用黄芪泡水喝的,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搭配合适的中药。 3.正在月经期间的女性也是不能够服用黄芪水,否则会对月经还有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4.感冒发热的患者也别服用黄芪,这不利于身体退烧; 5.怀孕期间的女性服用黄芪也需要特别的注意,因为很有可能导致滑胎,对胎儿和孕妇造成伤害,特别是孕晚期的准妈妈更是需要特别注意。孕妇如果不小心使用了黄芪,那么有可能导致体内的羊水减少,这样在分娩的时候产程就有可能增加,这增加了胎儿的危险。另外还有研究结果显示,服用黄芪之后会增加染色体畸形以及细胞微核率的增加,对于将来孩子的身体以及智力发育造成损伤,所以正在备孕以及怀孕的女性服用黄芪都需要谨慎。 结语:以上的全部内容,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其实生活上很多时候都会用到黄芪这味中药,建议大家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控制量,不能过量的使用,这样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最后祝愿大家每天生活开开心心。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jinqianc.com/zylqc/26744.html
- 上一篇文章: 31个有趣的中药名小故事,让你瞬间记住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