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廉如蓟多刺是飞廉,凉血祛风定头眩
飞廉(摄于湖北蕲春) 本品为菊科植物丝毛飞廉和节毛飞廉的全草或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因其“茎叶花纹如古代神禽飞廉”,故名“飞廉”。春夏采收全草及花,秋季挖根,鲜用或切段、晒干入药。 NO.1前人经验 1 《神农本草经》记载:“(飞廉)味苦,平。主骨节热,胫重酸疼。久服,令人身轻。一名飞轻。生川泽。” 2 魏晋·陶弘景·《名医别录》记载:“(飞廉)无毒。主治头眩顶重,皮间邪风如蜂螫(shì)针刺,鱼子细起,热疮,痈疽,痔,湿痹,止风邪,咳嗽,下乳汁。久服益气,明目,不老。可煮可干。一名漏芦,一名天荠,一名伏猪,一名伏兔,一名飞雉,一名木禾。生河内。正月采根;七月、八月采花,阴干。(得乌头良,恶麻黄。) 飞廉(摄于湖南长沙) NO.2.1功效主治 飞廉,微苦,凉。归肺、肝、膀胱经。主要功效有:祛风清热,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活血消肿。 1 祛风清热:本品微苦性凉,入肺经,善于祛风清热,适于风热表证之感冒咳嗽,或风热上犯之头痛目眩等病证。 2 清热利湿:本品性凉,入肝、膀胱经,可清热利湿,适于肝经湿热之黄疸,也适于湿热下注之小便频急涩痛、带下,或湿热痹阻经络之风湿热痹等病证。 3 凉血止血:本品性凉,入肝经血分,可凉血止血,适于热入营血而迫血妄行之出血病证,如吐血、衄血、尿血、崩漏等。 4 活血消肿:本品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活血消肿,适于跌打损伤、烧烫伤,以及热毒瘀滞之疔疮痈疖、痔疮肿痛等病证。 用法:干品9~30g,或鲜品30~60g煎服;外用适量,煎水外洗,或捣敷患处。 飞廉(摄于湖南长沙) 现 代 研 究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飞廉含生物碱、黄酮类、酸类、微量元素等成分,有抗菌、抗病毒、降血压、保肝等作用。 NO.3参考资料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任艳玲.《神农本草经》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1. [梁]陶弘景撰;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6. 诺敏.蒙药材飞廉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1(02):44-46. 音频:沙湖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qiancaoa.com/lqczy/27482.html
- 上一篇文章: 第20期哪些叫金钱草铜钱草或破铜钱的
- 下一篇文章: 酸枣仁甘酸质润酸枣仁,养心补肝安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