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简介19内科祛湿剂
一、清利消肿剂 1.肾炎四味片 清热利尿,补气健脾 湿热内蕴兼气虚所致的水肿 症见浮肿、腰痛、乏力、小便不利;慢性肾炎见上述证候者 孕妇禁用。脾肾阳虚或风水水肿者慎用。服药期间,宜低盐、低脂饮食,忌食辛辣食物。 细梗胡枝子、石韦、黄芩、黄芪
2.肾炎康复片 益气养阴,健脾补肾,清解余毒 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水湿内停所致的体虚浮肿 症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面目四肢浮肿、头晕耳鸣;慢性肾炎、蛋白尿、血尿见上述证候者 孕妇及急性肾炎所致的水肿慎用 人参、西洋参、山药、黑豆、地黄、杜仲(炒)、土茯苓、白花蛇舌草、泽泻、白茅根、丹参、益母草、桔梗
二、利尿通淋剂 1.八正合剂 清热,利尿,通淋 湿热下注 淋证,症见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口燥咽干等 孕妇禁用。淋证属肝郁气滞或脾肾两虚者慎用。双肾结石或结石直径≥1.5cm,或结石嵌顿时间长的病例不宜使用。服药期间,忌烟酒、油腻食物,注意多饮水,避免劳累。久病体虚、儿童及老年入慎用。中病即止,不可过量或久用 川木通、车前子(炒)、瞿麦、萹蓄、滑石、灯心草、栀子、大黄、甘草
2.癃闭舒胶囊 益肾活血,清热通淋 肾气不足、湿热瘀阻所致的癃闭 症见腰膝酸软、尿频、尿急、尿痛、尿线细,伴小腹拘急疼痛;前列腺增生症见上述证候者 孕妇、出血证、有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肺热壅盛、肝郁气滞、脾虚气陷所致的癃闭慎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及饮酒。有慢性肝脏疾病者慎用 补骨脂、益母草、金钱草、海金沙、琥珀、山慈菇
3.三金片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益肾 下焦湿热 热淋,症见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尿急频数;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淋证属肝郁气滞或脾肾两虚者慎用 菝葜、金沙藤、金樱根、羊开口、积雪草
4.排石颗粒 清热利水,通淋排石 下焦湿热所致的石淋 症见腰腹疼痛、排尿不畅或伴有血尿;泌尿系统结石见上述证候者 孕妇禁用,久病伤正兼见肾阴不足或脾气亏虚等证者慎用,双肾结石或结石直接≥1.5cm,或结石嵌顿时间长的病例慎用,或根据情况需要配合其他治疗方法 连钱草、盐车前子、苘麻子、木通、石韦、瞿麦、滑石、徐长卿、忍冬藤、甘草
5.癃清片 清热解毒,凉血通淋 下焦湿热所致的热淋 症见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小腹坠胀。亦用于慢性前列腺炎之湿热蕴结兼瘀血证,症见小便频急,尿后余沥不尽,尿道灼热,会阴少腹腰骶部疼痛或不适等 体虚胃寒者不宜服用,淋证属肝郁气滞或脾肾两虚,膀胱气化不行者不宜使用,肝郁气滞,脾虚气陷,肾阳衰惫,肾阴亏耗所致癃闭不宜 泽泻、车前子、黄柏、黄连、败酱草、金银花、牡丹皮、白花蛇舌草、赤芍、仙鹤草
三、清肝利胆剂
1.茵栀黄口服液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肝胆湿热所致的黄疸 症见面目悉黄、胸胁胀痛、恶心呕吐、小便黄赤;急、慢性肝炎见上述证候者 阴黄者不宜使用。服药期间,忌饮酒,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黄芩提取物(以黄芩苷计)、金银花提取物
2.茵陈五苓丸 清湿热,利小便 肝胆湿热、脾肺郁结所致的黄疸 症见身目发黄、脘腹胀满、小便不利 孕妇慎用。服药期间,忌饮酒,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茵陈、茯苓、白术(炒)、泽泻、猪苓、肉桂
3.消炎利胆片 清热,祛湿,利胆 肝胆湿热 胁痛、口苦;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孕妇慎用,脾胃虚寒者慎用 溪黄草、穿心莲、苦木
四、清热燥湿止泻剂 1.香连丸 清热化湿,行气止痛 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 症见大便脓血、里急后重、发热腹痛;肠炎、细菌性痢疾见上述证候者 寒湿及虚寒下痢者慎用 萸黄连、木香
2.香连化滞丸 清热利湿,行血化滞 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 症见大便脓血、里急后重、发热腹痛 孕妇,寒湿或虚寒下痢者慎用 黄连、黄芩、木香、枳实(麸炒)、陈皮、青皮(醋炙)、厚朴(姜炙)、槟榔(炒)、滑石、当归、白芍(炒)、甘草
五、温化水湿剂 1.五苓散 温阳化气,利湿行水 阳不化气、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 症见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 孕妇慎用,湿热下注,气滞水停,风水泛滥所致的水肿者慎用,因痰热犯肺,湿热下注或阴虚津少所致之喘咳,泄泻,小便不利不宜使用 泽泻、茯苓、猪苓、炒白术、肉桂
2.萆薢分清丸 分清化浊,温肾利湿 肾不化气、清浊不分 白浊、小便频数 膀胱湿热证壅盛所致小便白浊及尿频,淋沥涩痛者忌用 粉萆薢、盐益智仁、乌药、石菖蒲、甘草
互联网+中医软件系统演示平台:白颠疯病可以治愈吗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看的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qiancaoa.com/lqczy/26752.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日一练解析中药西药
- 下一篇文章: 马兰的功效与作用凉血止血,清热利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