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日签middot植
中国最好白风医院 http://m.39.net/pf/a_7534559.html /春季理论专题三/ 植物景观 规划设计 XYSTUDIO 水体、道路、地形、花坛与花境的 植物景观设计 地形的植物景观设计 一、自然山体的植物景观设计 1、以同一两种树种种植成林而成景的 如北京香山,以红叶著称。漫山遍岭,均植黄栌和五角枫,待至秋高气爽之时,大片大片的红叶似熊熊燃烧的火焰。 2、在山体植物景观设计中以一种树种为基调,但在某些局部地段用其他树种丛植强调该地段的风致特征 如承德避暑山庄,大片大片的油松林是全区绿化的基调,主要的山峪“松云峡”一带尽是茫茫松林,但在“榛子峪”以种植榛树为主,“梨树峪”种植大片的梨树。 3、顺应天然地貌,保护好天然植被 因地制宜,因地形地貌制宜,做到“山得树而妍,树因山而茂”,这样自然山体植物景观设计才算得上成功。 二、人造微地形的植物景观设计 1、人造微地形的概念 人造微地形主要指公园中的山丘、道路两旁的坡地、堤岸以及桥梁护坡等。 2、植物景观的功能 (1)防止土壤冲刷,减少对土壤的侵蚀。 (2)减少地面反光产生的眩目现象。 (3)减少人造微地形的声波传递,降低噪声污染。 (4)阻滞尘埃,净化空气。 (5)美化城市景观。 3、植物景观的形式 (1)披垂式 选用藤蔓植物或花灌木种植在斜坡或山体顶部边沿,使其枝叶飘曳下垂,这种绿化形式,既可保护坡面,又可柔化、美化坡面。 (2)覆盖式 选用藤蔓植物、草坪或其他地被植物来保护山体。这种绿化形式要求植物材料有良好的覆盖性,种植时密度较大,好似给斜坡或山体披上一层厚厚的绿被。 (3)自然式 是指各种土生土长的地被植物或者其他低矮的花灌木自然生长在溪边、路旁、山丘等坡地的一种绿化形式。 在城市环境中,多以人工的方式来模拟自然界的这种生长状况,铺设草坪,种植乔木、灌木,形成复层混交达到良好的绿化与造景效果。 (4)阶地式 是指在斜坡与山体等人造微地形上布置阶地,在坡度较大的坡地上布置台地,可以缓和坡度,一定程度上改善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同时可以阻挡部分土壤滑落,保留较厚的土层,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4、人造微地形的植物选择与景观设计 (1)植物选择原则 -选择生长快、适应性强、病虫害少的植物,并尽量多用常绿植物。 -选择耐修剪、耐瘠薄土壤、深根系的植物。 -选择繁殖容易、管理粗放、抗风、抗污染、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植物。 -选择造型优美、枝叶柔软且修长、花芳香、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植物。 (2)植物材料类型 地被类:最常用的材料。在起伏的山丘之上,用藤本植物或地被植物及草皮采用大面积种植的形式,可达到整体和谐统一的效果。华北常用的有沙地柏、百里香、白三叶、紫花地丁、鸢尾、萱草、地被月季、二月蓝、荚果蕨、莓叶委陵菜、鹅绒委陵菜、连钱草等。 灌木类:一般要求枝叶柔软下垂,以利于丰富景观层次。此类花灌木首先要适应当地生境,易于生长,具有耐旱、根系多而深等特性的植物最佳;其次要有丰富的冠幅或高密度的枝叶;最后从美化的角度上讲,植物还要有美丽的花朵,醉人的香味,漂亮的果实。如杜鹃、紫叶小柴、小叶黄杨、海桐等。 (3)植物景观设计 -满足植物的生态习性。 -与周围环境相适宜。 -创造丰富的季相变化。 三、山石的植物景观设计 1、假山的种类及植物景观设计 (1)土山 以土为主,随意点缀的石块,显得天然真切。 土山土层深厚,面积较大,适宜种植乔木,既可单种成林,也可杂树混种。 (2)土多石少山 此类假山或以石为基,再固以层土,或土石相间。 土多石少山朴实无华,蕴蓄内秀,越发接近自然,可获得更为真切的山林野趣。 (3)石多土少山 此类假山多以石构筑山体与洞窟,山顶或石缝覆以薄土;又可石壁与洞用石,山顶、山后覆以厚土。 前者如苏州狮子林假山,山隙中长有粗大古树,绿荫覆盖,避免了石山的单调色彩。后者如苏州耦园的黄石假山,绝壁、碰道、峡石,加以崖壁间伸出的一枝枝葛藤萝条,或攀缘坚石,或紧缠老树,越发增加了深山林壑之感。山后铺土栽植山茶、绣球等春夏季节观花植物。 (4)石山 假山全部用石,一般体形较小,既可下洞上亭,亦可下洞上台,或如屏如峰置于庭园内、走廊旁,或依墙而建,兼作登楼蹬道。 由于山上无土,植物配于山脚,树木既要数量稀少,又要形体低矮,以显山之峭拔,姿态虬曲的松、朴和紫薇等是较好的选择。另外,虽同是假山,亦可随设计意境的不同而配以不同的植物。 (5)石壁 石壁植物宜奇崛苍古,或倚崖斜出、虬枝盘曲,或苍藤攀悬、坚柔相衬,如黄山松、枸骨、冬青、南天竹、盘槐等。 (6)石峰 石峰的植物景观设计以低矮的花木为宜,如杜鹃、南天竹、小叶黄杨、羽毛枫等。亦可在庭园的一角伫立石峰饰以修竹,在粉墙上画出一幅优美的竹石图。 摘自XY春季课程部分内容 课程推文:第三期—5月植物城市绿地规划专题即将上线! 图纸摘自: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苏雪痕著 学员打卡 今天的优秀打卡展示一波~ .05.18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水体、道路、地形、花坛和花境的 植物景观设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qiancaoa.com/lqcyf/34259.html
- 上一篇文章: 陶御风为什么用了茯苓,还要用泽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