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花似蝉蜕而凉肝宣肺,似虫草而护肾养生
蝉花(摄于湖北蕲春) 蝉花为麦角菌科真菌大蝉草的分生孢子阶段,即蝉棒束孢菌及其寄主山蝉幼虫的干燥体。始载于《本草图经》:“今蜀有一种蝉,其蜕壳头上有一角,如花冠状,谓之蝉花”,6~8月间,自土中挖出,去掉泥土,晒干入药。 NO.1前人经验 1 宋·唐慎微·《证类本草》记载:“(蝉花)味甘,寒,无毒。主小儿天吊,惊痫,瘈疭(chìzòng),夜啼,心悸。所在皆有,七月采。生苦竹林者良,花出土上。” 2 明·李中梓·《雷公炮制药性解》记载:“蝉有五种,陈藏器辨之悉,今以形极大而声极高,一鸣而无所停断者,入药最良。西川有一种蝉花,乃蝉在壳中不出,而化为花,自顶中生出,功用略同。故不另载。” 蝉花(摄于湖北蕲春) NO.2.1功效主治 蝉花,甘,寒,无毒。归肺、肝经。主要功效有:息风止痉,明目退翳,疏散风热,透疹止痒。 1 息风止痉:本品甘寒,入肝经,可息风止痉,适于热灼肝筋而引动肝风之惊风、抽搐、夜啼等病证。 2 明目退翳:本品甘寒入肝,肝开窍于目,故又可明目退翳,适于目赤、多泪、翳障等病证。 3 疏散风热:本品甘寒入肺,还可疏散风热,适于风热表证之发热、头痛、咽痛等病证。 4 透疹止痒:本品还可透疹止痒,适于麻疹、痘疹初期之疹出不畅。 用法:3~9g,煎服。 蝉花(摄于湖北蕲春) 现 代 研 究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蝉花含糖原、甘露醇、多种生物碱、蛋白质、多种氨基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等成分,且糖类和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还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改善肾功能、调节脂类代谢等药理作用。 蝉花饮片(摄于湖南长沙)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宋]唐慎微等撰;陆拯等点校.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 蒋宁,高大伟,林金盛,马建雄.蝉花的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45(08):11-14. 音频:孙颖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jinqianc.com/lqcyf/27483.html
- 上一篇文章: 叶下珠珍珠草,叶下珠,明肝目,解热毒
- 下一篇文章: 接骨木接骨木,扦扦活,活血疗伤祛湿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