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年

发刊辞陕西历史博物馆刊编辑委员会

贺辞张岂之

石兴邦先生贺辞

贺《陕西历史博物馆》创刊周伟州

中国先秦史学会贺信

祝贺《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创刊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闻陕西历史博物馆开馆,写长歌以贺宋伯胤

贺新郎——为《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创刊而作《秦陵秦俑研究动态》编辑室

膳夫山鼎与西周年历问题李学勤

中国陶俑和唐三彩陈全方

法国吉梅博物馆所藏中国商代青铜盘尹盛平

释史墙盘铭中的“逖髟”林沄

试论秦与中原诸国陵寝制度的异同马振智

法门寺地宫出土琉璃器皿韩伟

葵园读史二札武伯纶先生遗作武晓颖整理

读《豳风》诗篇兼论公刘迁豳史实及文化斯维至

唐代列戟制探析申秦雁

长安韦氏宗族述论黄利平

唐宋汉朝、石泉县治考吴镇烽

汉简中一封奇怪的信林剑鸣

司马迁一家言之界说张大可

《史记·日者列传》小察张铭洽

《鹖冠子》考辨叶荣

李寿墓壁画张鸿修

浅谈壁画源流及唐永泰公主墓壁画的艺术成就李域铮

唐代中外乐舞交织图——苏思勖墓的乐舞壁画李国珍

昭陵唐墓壁画陈志谦

“汉三颂”价值论杨培钧

从瓦当文字看秦汉习俗及演变——读陈直《摹庐丛着七种·秦汉瓦当概述》札记谭前学

中韩间有深远意义的文化交换王世平

从出土文物看唐代乐舞的流行状况晏新志

日本国收藏的汉唐珍贵文物魏女勇娥

从文献看古代饮茶风尚对茶具色泽的影响胡小丽

陕西历史博物馆新征集文物精萃韩建武赵峰朱天舒

西汉“王许”龟纽银印师小群

刻花“干封泉宝”钱禾古文

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法花人物罐乔文征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曼生款茗壶王昱东

申国考(日)谷口义介着赵世超译

汉代中国:经济、政治和政府的权力(美)陈启云着胡志宏译

中国早期的丝织品——比较斯坦因和中国考古学家发现的汉代带花纹丝绸(法)克里沙娜·里布着杨瑾译

巴黎吉梅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古代青铜礼器——角(法)任淑兰(MaudGirard-Geslar)着段萍译

树·莲花及其在佛教中的寓意文军

法国考古工地见闻党士学

新建博物馆的温湿度问题研究谢伟张群喜

浸渗技术对酥解陶器的渗透加固保护郭岚任重远

唐墓壁画加固的方法研究罗黎张群喜徐建国

电脑管理藏品分类法的探讨徐建国

感知特征与陈列设计郑雅坤

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的商品化趋势赵峰韩建武

陕西历史博物馆与碑林博物馆李西兴

形式与实质感觉与理性——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创作的体会张锦秋

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基本思路李伟

浅谈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设备管理张腊梅

有朋自远方来——开馆以来重要接待记略王彬

资料完备考证详实——《西周微氏家族青铜器群研究》评介周苏平

第二辑年

说《召诰》《洛诰》赵光贤

《士冠礼》的礼法与礼仪彭林

商代军事制度研究宋镇豪

老庄的财富观罗世烈

战国时期军事后勤保障制度刍论黄朴民徐勇

《春秋》日食历日校订李仲操

《诗·十月之交》作于平王时期新证沈长云

秦人多神崇拜及王权影响下的中国宗教张文立

论民族迁徙与秦东陵骊山陵的关系及相关问题杨东晨

秦人祖先祭祀考述史党社田静

大唐长安皇城[台]石尔琪

论清代陕西人口的迁徙赵静

由亚箕诸器铭文推论燕齐建国文化斯维至

金文召王南征考略尹盛平

东周的人口、生态和社会变迁常金仓

也谈秦早期都邑犬丘王世平

朔字探源[日]成家彻郎着许宏译

试说“多生”“百生”与“婚媾”刘桓

从张庄桥汉墓所出铜器看蜀赵两地的文化交流郝良真姜春

陕西帝陵概述周魁英刘林西

陶灶图案所反映的汉代人民生活陈安利

三星堆“饰鸟玉璋”略议史延廷

中国史前时期捕鱼工具之演进韩建武

从出土文物看唐代的主要畜力交通工具朱天舒

明秦藩王墓群调查记王翰章

从文物普查看明清陕西人文历史变迁张在明赵强

博物馆需要心理学宋伯胤

二十一世纪中国博物馆发展之我见陈全方

博物馆陈列建档工作概论周劲思王昱东

陕西历史博物馆安全体系及其管理陕西历史博物馆保卫处

浅谈中央控制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李鸣

扶风历代铜镜陈列小记蔡昌林

《史记·六国年表》校读札记缪文远

《鬼谷子》散论刘宝才

秦简《为吏之道》与秦统一前后的文化嬗变张铭洽

《山海泾》中的“甘木”考辨张维慎

陕西唐代墓葬壁画李西兴

壁画在唐代社会中的地位及影响黄利平

陶鬲——高效的传热炊器秦建明赵琴华

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唐代银花钗申秦雁谭前学

两通记载唐代乐舞的珍贵碑石魏女勇娥

唐三彩辨伪胡小丽

觿的用途及象征意义梁彦民

篆书钱文的演变师小群

从考古资料看隋唐的五弦琵琶贺达炘

唐代两方墓志考汪勃

康熙五彩十二月花卉纹怀黄桂珍

《西京杂记校注》简评[台]陈文豪

秦的起源与文化[日]饭岛武次着晏新志译

汉代的思想构架[英]鲁惟一着谭前学译

创新中的发展——记英国伯明翰博物馆人类学陈列室翟晓兰编译

美国查科峡谷的古代遗存保护张沛心编译

佛指舍利巡礼曼谷纪实韩伟

前秦冯翊相氏族属辨杨铭

成汉政权中的民族成分叶荣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对工艺美术的影响范淑英

纪念何正璜先生

深切怀念何正璜先生方鄂秦

蜡烛和小桥何正璜

两件带“翰林”款的白瓷罐韩建武

雪景山水图张梅

王端淑山水立幅杨亮

书末附英文要目

第三辑,年

长风破浪正当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陕西历史博物馆建馆五周年贺辞周天游

中国青铜时代金属加工工艺——打锻、锤揲法考察卢连成

金文“京”即秦之“阿房”说王辉

金文札记三则刘桓

汉代神车画像王子今

唐羽林大将军臧怀亮两方墓志合考曹发展

建窑黑釉盏与宋代的斗茶胡小丽

试论辽代金银器的分期及特点韩建武

唐代妇女常服浅议王彬

西安古都与中国历史的发展张大可

论子华子管敏义

先秦时期陕北的民族迁徙与融合杨东晨

秦帝国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张文立

秦代的文化政策与秦文化——再谈秦文化的层次性张铭洽

秦老人问题浅议薛瑞泽

试论秦汉统治者的天地祭祀活动马振智

浅论巴蜀地区在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地位叶荣

论司马迁对帝王追求长生的实录与批判张强

试析西汉的重农抑商政策谭前学

略论唐代体育在中国古代体育史上的地位董理

《淮南子》与《文子》关系辨析王云度

从简牍看秦汉时期的乡与里组织杨剑虹

圆仁笔下的“茶”牛致功

释吐鲁番文书中的五道大神贾二强

试论云梦秦简《日书》的楚文化色彩史党社

《史记》“袒”字注解商榷张维慎

“鼓形器”之时代与用途考核庞雅妮

陕西历史博物馆新征集文物选释师小群韩建武

陕西三桥镇出土宋卢士隆墓志万晓

凝重幽艳的宣德青花大盘黄桂珍

袁耀《汉宫春晓图》赏析杨亮

唐绞胎碗吾健

唐黑人俑贺达炘

元三彩罐含辛

唐双狮双鸾纹菱花铜镜岁寒

唐蝴蝶纹海棠形银盒含辛

晚风独立图董洁

唐墓壁画的制作工艺唐昌东

说唐墓壁画的史料价值黄利平

穷羽毛之变态夺花卉之芳妍——唐安公主墓的花鸟壁画李国珍

李贤墓《马球图》等三幅壁画赏析李国选

辽宁大凌河流域的商周青铜器[日]广川守著晏新志译

中亚银器及其对中国陶瓷器的影响[英]J·罗森夫人著杨瑾译

发掘丝绸之路的深处——被称作中国“死亡之海”的沙漠中是否隐藏着早期人类的遗迹?[英]约翰·W·奥尔森着张梅译

博物馆应用交互式讲解系统需考虑的几个问题[英]彼得·N·刘易斯着翟晓兰译

中华古训浅议吴枫

中国古代的防水织物秦建明

郭子仪之父郭敬之事迹考张应超

从唐诗看唐代妇女的发式与妆饰晏新志庞雅妮

美国孟菲斯《中国皇陵展》见闻申秦雁

福冈市博物馆“活动体验室”参观有感沈建康

乙亥夏日访台归来写长歌抒怀宋伯胤

谈金属文物保护修复的操作技术于平陵郭岚张晓梅

降尘对彩绘文物颜色影响之探讨杨文宗谢伟

光导技术在文物采光及保护中的应用张群喜

新建博物馆害虫的防治谢伟

论陈列的美育功能郑雅坤

谈青铜器的陈列富君王桂枝

博物馆陈列说明英译浅论范淑英

论博物馆的经济效益李彦平周鼎安

博物馆专业档案管理浅谈杨维娟

诗词六首李炳武

本刊征稿

英文要目

第四辑,年

汉代骨签与汉代工官研究刘庆柱

工师文罍考吴镇烽

秦兵三戈考王辉

从出土文物及文献资料看汉代的养猪业杨亮

唐代妇女常服的分期与演变王彬

唐、宋、辽金银器上的凸纹工艺朱天舒

西周宗法制度新证王晖

试论西周的公族土地所有制陶磊

关于吕尚的出身及其被举用史事索隐刘桓

西周时期齐国的军事制度初探徐勇黄朴民

战国时秦国中央官制的转变与王权的加强李金学

试论秦统一前后的法制建设方针谭前学

刘邦身世辨析王云度

汉代交际语言考述彭卫

论唐代的权相黄利平

试析唐代体育繁荣的原因董理

中国古代的毒鱼及其与川泽的环境保护张维慎吴大康

关于秦汉地方行政体制中的“道”周伟洲

先秦时期陕西地区古国古城考杨东晨

秦甘泉宫地望考曹发展

唐以后西安失去全国政治中心地位的原因徐卫民

两宋汉中山河堰的兴废及其原因冯岁平

固原地区的自然地理和古代长安的西北防卫恰恰

义渠族属辨杨铭

古代巴蜀诸族同华夏族之关系叶荣

魏晋南北朝时期陕西少数民族分布及姓氏韩香

长安大荐福寺与“周、唐革命”王亚荣

王重阳与全真道的创立张应超

旷世奇珍璀璨玑珠——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文物特色杨培钧

新征集文物丛识韩建武师小群

馆藏鄂尔多斯式青铜带饰刍议庞雅妮

华贵艳丽的粉彩牡丹纹碗黄桂珍

西安郊区出土唐韩国信、康氏墓志考述师小群

唐代国长公主碑考略王翰章魏女勇娥

唐方元瑾墓志铭考释王建荣

延安出土的两方明代墓志铭考释姬乃军姬中林

说湖南常德出土汉“长沙邸丞”印施谢捷

唐代胡俑、胡商与丝绸之路胡小丽

唐代三彩盆和灰陶熏炉刘瑞

宋钧窑瓷器与后世仿品尹夏清

中国画概论——为《陕西藏画集》作序张鸿修方鄂秦

李寿墓线刻乐舞图与唐代坐、立部伎考述晏新志

唐墓壁画人物造型之社会风尚戴俊英

唐墓壁画临摹材料与技法研究李国选

唐朝与新罗国的艺术交流田廷柱

中国古代书画鉴赏随谈石头娃

唐章怀太子李贤墓《礼宾图》的有关问题[日]西谷正著马振智译

列宁格勒爱尔米塔什博物馆所藏中国转变期瓷器[俄]塔提亚娜·阿尔波娃著周劲思译

海兽葡萄镜与中国之旅[日]胜部明生著汪勃译

和平博物馆发展的现状和课题[日]山边昌彦著李彦平李淑艳译

西北专线考察行纪王世平

福冈市博物馆现代化讲解咨询服务系统考察纪实徐锡荣

荣碛砂藏经影印经过罗宏才

唐墓壁画颜色破坏诸因素探讨单日韦谢伟

全封闭式博物馆展厅环境空气监测的探讨张美蓉

略谈古代壁画揭取中的保护工作杨文宗

埃勒凡蒂内上埃及庙的岩石保护[德]霍斯特·舒著阎敏译

从文化人类学看博物馆材料宋伯胤

20世纪前半期中国民族文物搜集与民族学博物馆建设王建民

论西北五省区博物馆的优势互补和协作交流刘建安

开馆六年来陈列工作的回顾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部

文物多媒体光盘(CD-Title)的开发制作刘克宇谢伟

摹庐遗诗选注陈直先生遗作周天游选注

痛悼林剑鸣先生周天游

国失良才吾失友——怀剑鸣张文立

附:林剑鸣先生行述

瓷砖的鼻祖(13)西周璇玑、玉衡(45)秦高奴铜石权(75)隋琉璃、玛瑙围棋子(94)唐女跪拜俑()汉绿釉伏羊陶尊()隋圆球体玻璃香料瓶()碑刻中的三绝()唐男跪拜俑()唐圆雕玉立人()唐带护背铜镜()唐鎏金铜药师佛立像()书讯(、、、)唐银力士造像()北宋达摩渡海镜()唐彩绘陶罗汉像()宋彩绘俑首()

第五辑,年

《庄子·杂篇》竹简及有关问题李学勤

【考古研究

咸阳塔儿坡新出陶文补读王辉

关中西部出土商代铜器及相关问题——兼论益家堡一期的文化性质高西省

秦币考略何清谷

秦信宫考——试论秦封泥出土地的性质刘瑞

狮子山汉墓墓主刘戊说释疑王云度

“黄”非“珩”之本字韩建识

延安市出土的唐代画像砖姬乃军王沛袁继民

秦对传统文化整合的启示张文立

试论春秋战国秦文化的走向黄留珠

秦代“以吏为师”政策的历史考察张铭洽

秦始皇造铸“金人十二”之谜王子今

秦宫廷乐舞考论田静史党社

论汉文化的渊源刘洁

论两汉时期关中农业经济区的兴衰杨振红

试说隋唐关中本位政策马驰

关于包山楚简中的四个地名史杰鹏

《吕氏春秋》:百科全书式的宫廷教科书卢鹰

《汉书新证》征引新史料析论——民国以来的汉代新史料与史学研究举隅[台]陈文豪

古都与“丝绸之路”的研究要走出误区——兼评《洛阳—丝绸之路的起点》王世平

秦甘泉宫所在位置辨徐卫民

秦都咸阳新论杨东晨

论先秦天神—山岳文化圈王晖

佛教与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精神风貌方光华

《维摩诘经》与唐代佛教壁画中的《维摩诘经变图》文军

景教碑出土于大崇仁寺郗琳

清代陕北地区民间信仰初探秦燕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泥佛像综述周越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三批出土玉器贺达炘韩建武

罕见的明正统青花缠枝莲大缸黄桂珍

馆藏银元辨伪师小群

对仰韶时期尖底器的再认识赵宇共

西安附近宗教石刻综述李域铮

试论摩崖石刻“衮雪”的时代及书者王彬

唐“乐舞俑”考辨董理

大唐墓室壁画艺术——《中华文物精粹·壁画卷》序唐昌东李国珍

谈唐代帝王的狩猎活动——兼谈章怀太子墓《狩猎出行图》申秦雁

唐代墓室壁画之研究李国选

唐墓壁画中所见的建筑翟晓岚

銮(车銮)考[日]网干善教著汪勃译

远东地区发现的西亚玻璃综述[美]艾伦·约翰斯顿·莱赢著杨瑾译

关于沃特斯艺术馆所藏中国漆木佛像的技术研究报告[美]DonnaK.Strahan著王昱东译

先秦时期的焊接技术徐建国

唐德宗放归驯象地点考辨王元林

《清代名人轶事》所反映的鞭、杖、笞之罚张维慎

唐墓壁画保护的若干问题探讨谢伟

宝鸡戴家湾古墓发掘中微型考古及发掘器物的保护修复詹长法杨文宗周萍

衔华佩实雅俗共赏——《唐代金银器大观》陈列形式设计研究王有庆

多媒体导游展示系统的研究实践与思考徐锡荣

博物馆与Internet邵小龙

史学“多重证法”的典范之作——读斯维至《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论稿》王辉

《先秦民族与文化》序(摘要)陈连开

陕西考古学论文索引(~)楼宇栋

镀金嵌宝观音(8)杜虎符(21)鸠摩罗什及葬舌塔(49)彩绘雁鱼铜灯()素面带把银杯()鎏金春秋人物纹三足银罐()绿度母()三彩女立俑()骨雕人头像()群策群力,推动我馆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吉祥天女()藏式塔()十一面观音()汉代的麟趾金与马蹄金()

第六辑,年

突出优势办出特色——设立唐墓壁画馆的可行与构想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冯庚武

西周的昭穆制度与金文中的“康宫”问题尹盛平

秦史三题王辉

由汉阳陵冥币谈古代的瘗钱葬制王学理

汉代画像中的钱纹图案王子今

北赵晋侯墓群与昭穆墓位彭林

中国兽面纹砖瓦的形成与发展汪勃

谈陕西商代文化的表现巩文

老官台文化命名刍议净毓民周春茂

周代同姓不婚礼俗的成因新探王晖

司马迁的史学意识简论张文立

谈秦汉之际的文化整合张铭洽

论汉代的人口、耕地与基本经济区杨振红

二十世纪中国古史研究的主要思潮简论田旭东

武则天晚年驾临长安考析赵文润

唐代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及其原因董理

论曾子对孔子道德论和方法论的继承与发展罗新慧

论《淮南子》的察人之道张维慎

干陵新出唐豆卢钦望墓碑考释杨希义刘向阳

《唐壮武将军守左威卫大将军兼五原太守郭英奇墓志》初探李慧

论汉都长安城对秦都咸阳的继承和发展杨东晨

秦都咸阳的几个问题徐卫民

简论秦汉以前宝鸡渭水流域的生态环境霍彦儒

论清代陕西人口再生产及其结果与教训赵静

藏传佛教泥造像“擦擦”周越

北魏经略仇池的几个问题杨铭

从《古兰经》看穆斯林社会妇女的地位文军

南朝僧官制度初探魏琪

仙游寺法王塔的时代风格及地宫瘗埋舍利制度林通雁

从陕西的道教碑石史料看成吉思汗与全真道的关系张应超

“酱釉描金孔雀牡丹纹执壶”考王昱东

陕西出土的唐代黑人俑韩建武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宋元明陶俑精选胡小丽姜涛

军持浅淡——从馆藏两件器物定名谈起张沛心

甘泉出土秧歌舞画像砖浅议姬乃军

流散在日本国的一口唐代铜钟魏女勇娥

秦王府出土的干支年款青花瓷刘恒武张沛心

美国印第安纳艺术博物馆收藏的长沙铜官窑瓷器杨瑾王锐

对懿德太子墓“宫女图”的一点看法申秦雁周柏龄

长乐公主墓壁画《瑞云车马送行图》琐谈邹规划张晓阳石墨

影作木构间的树石——懿德太子墓与章怀太子墓壁画的比较研究杨效俊

论唐墓壁画的艺术风格李国选

唐高宗时期的中枢格局[韩]任大熙著蒋菲菲译

唐代波斯基督教会向中国的扩展[奥]霍夫力著侯昕译

和同开珍铸造之变迁[日]石川谆著晏新志师小群译

佛传艺术沿丝绸之路的传播与发展[日]宫治昭著庞雅妮译

颜真卿与长安王翰章

也谈“东方维纳斯”王世平

清末民初石门拓工、拓技与拓本传销诸事罗宏才

浅谈代笔书画石头娃

汉代农业技术上的代田法和区田法叶荣

拓印略说李文英

文化骨片沉积物的清除单暐张群喜王和平

金银器文物上铜锈产生的原因、机理及处理方法探讨罗黎

文物库房的环境质量监测与文物保护张美蓉

干陵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壁画霉菌及环境霉菌调查研究谢伟张星群

浅淡实物材料与实物教育宋伯胤

《延安革命纪念馆》基本陈列的形式设计及艺术特色韦纯学

陕西历史博物馆中控系统的能量管理李鸣

试探唐墓壁画管理中的计算机应用万晓

浅谈运动镜头在文物摄影中的运用和体会刘万虹

考古学的文化新境——读李学勤先生《比较考古学随笔》王子今

陕西文物工作的新成就——《中国文物地图册·陕西分册》问世马振智

1、新城公主墓壁画顾盼、捧物二侍女图(19)2、“延年益寿与天相侍日月同光”脊瓦(42)3、宋代罗汉(52)4、新城公主墓壁高髻侍女图(64)5、“千秋万岁与天无极”瓦当(77)6、“华仓”瓦当()7、鎏金铜蚕()8、凤鸟云纹瓦当()9、“永隆”瓦当()10、新城公主墓壁画顷心交谈二侍女图()11、黄爱庐兰竹()12、唐代石刻()13、张崟山水图轴()14、彩绘陶囷()15、云鹤纹瓦当()16、吴岱观山水图轴()17、“棫阳”瓦当()18、“泱茫无垠”瓦当()19、新城公主墓壁画起舞、秉烛二侍女图()20、“折风阙当”瓦当()21、新城公主墓壁画侍女图()22、唐千秋云龙纹镜()23、新城公主墓壁画起舞驻足二侍女图()24、“延年益寿”瓦当()25、西夏雕像石座()26、绿陶烤炉()27、黄河淹没区的北宋墓壁画()

第七辑,年

周原的非姬姓家族与虢氏家族曹玮

再论虎簋盖及相关铜器的年代张懋镕

西周时期的纺织品田小娟

唐金乡县主墓出土陶俑初探范淑英

从西安市出土的瓷器看耀州窑的社会地位王长启高曼

韩非、《韩非子》与秦代政治新探藏知非

秦俑的史学价值田静史党社

从两汉时期的礼学看经学的今古文问题方光华

秦汉时期儿童生活初探彭卫

唐代移民与社会变迁特征葛承雍

武则天金简之“除武瞾罪名”发微董理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疑古思潮的兴起田旭东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陶瓷枕概说黄桂珍

新征集文物述要师小群万晓

从馆藏陶瓷器看绞胎工艺王莉

宰兽簋小议吴镇烽

·文物丛谈·

中国仿汉镜与周边地区仿汉镜的比较呼林贵

略论陕北汉画像石中的农耕图像张红玲

陕西唐墓出土的侏儒俑

十三世纪晚期中国丝绸纹样对波斯陶瓦装饰图纹的影响杨瑾

·历史地理研究·

对秦赢“西垂”及相关问题的考察徐日辉

汧为秦都考徐卫民

定都关中:国都的区域空间权衡侯甬坚

汉长安城与古罗马城城市布局和建筑比较之我见翟晓兰

·民族、宗教史研究·

古史研究中的生殖崇拜问题常金仓

“七真”与全真道的创立和发展张应超

西周对淮夷战争的初步研究辛怡华

秦夷、秦人、秦胡弓建中谭晓林

·典籍简牍·

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以见君上数达”解王子今

秦简《日书》之“建除法”试析张铭洽

睡虎地秦简《日书》中的“土神”与“土忌”尚民杰

《逸周书》新笺一则王志平

《山海经》所反映的古尺度张维慎

·墓志与碑刻·

北周武帝陵志、后志、后玺考曹发展

唐高陵县尉吴士平夫妻墓志考释崔庚浩王京阳

唐李承干碑志墓葬考述陈志谦

干陵无字碑中“碑”刘向阳

唐太宗造像碑张佳

·唐墓壁画、艺术史研究·

唐墓壁画艺术及其临摹张鸿修

临摹唐节愍太子墓壁画的思考与体会孙大伦

唐墓壁画与唐代绘画中的扇子叶荣

唐墓壁画妇女发型特征浅析杨亮

·学术博览·

唐代的太极殿与大明宫[日]金子修一著王诗林译

关于保护一座古墓的思考[美]茨达若维科·巴若维康斯坦思·法波著庞雅妮译

遗址博物馆的起源、定义和分类[美]HermanusJohannesMoolman著李秀珍译

一个17世纪初银制卡诺卜罐的锈蚀及其保护JiriSramekToveJakobsenJiriB.Pelian著胡薇译

·随笔札记·

西部揽胜诗词选杨培钧

访埃纪行马振智

便房初探秦建明赵琴华

九十年代中国都城考古的新发现王卫红王兆麟

日本所见中国文物札记晏新志

·博物馆学·

从保管角度谈新时期的文物安全工作申秦雁

绿色陈列——博物馆陈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王有庆

博物馆教育与国民素质教育浅论张沛心

论文物保护工作在现代化博物馆中的地位王昱东

·博物馆工作研究·

浅谈《唐代妇女服饰》展的陈列艺术设计韦纯学

关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墓壁画馆计算机系统的构想徐锡荣

从陕西历史博物馆宣教工作实践谈市场经济下博物馆讲解队伍的组合王彬

浅析文物摄影中光与影的运用刘万红

电脑在博物馆的应用邵小龙

·文物保护·

文物保护与修复中粘接材料的化学特性及用途罗黎

试论大型陶器修复的粘结与补全申茂盛

博物馆工作人员应具备的文物保护意识王和平罗黎

意大利文物修复原则的启示杨文宗

·书评·

放眼全国立足三秦文图并茂秦汉史篇——《秦汉雄风》评介张文立

评“周秦汉唐”系列学术专着薛正昌

再现秦帝国都城历史风彩的力作——《咸阳帝都记》简评李郁

补白:1、王宸《百事如意松柏长春图》轴(清)2、绿釉陶陂池(汉)3、彩绘陶壶(春秋秦)4、玉壁(春秋)5、刘原起《雪景归旅图》轴(明)6、彩绘贴金抬蹄子(唐)7、鸿雁纹玉梳背(唐)8、墨玉牙璋(新石器时代)9、玉猪(西汉)10、玉觽(春秋)11、玉串饰(西周)12、边寿民《平安右余图》轴(清)13、蓝瑛山水立轴(明)14、青瓷布纹双系罐(东汉)l5、玉璋(春秋)16、白玉组佩(唐)17、龙纹玉壁(西汉)18、李学勤先生《拥篲集》出版19、黑釉油滴大碗(宋)20、辟邪玉镇(北魏)21、书讯

第八辑,年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纪念陕西历史博物馆成立十周年周天游

团结奋进锐意进取——努力实观建设世界一流博物馆的宏伟目标冯庚武

馆庆十周年贺信贺辞

·考古研究·

秦封泥与齐陶文中的“巷”字李学勤

评月相定点新说及其金文历日断代杜勇

论北窑西周墓地出土的几组青铜器高西省

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藏秦封泥选释续王辉

关于西安大土门遗址的定名问题黄展岳

关于雍城考古的几个问题梁云

黄金之丘出土金器的文化归属杨瑾

从西安出土的金银器看中亚文化的影响韩香

·史学论坛·

秦法“刑弃灰于道者”试解——兼说睡虎地秦简《日书》“鬼来阳(扬)灰”之术王子今

试论秦始皇的法外擅权谭前学

汉代节日:构成与文化意义杨振红彭卫

汉代书肆及其相关问题蠡测陈文豪

东汉门阀豪族述论崔锐

说永微辅政格局及其破坏李文才

关于唐代婚姻制度的几个问题李彦平

论晚清时期中国农业技术的变革王欣瑞

·唐墓壁画与唐代中日文化交流国际学术演讲会论文专栏·

唐墓壁画的社会意义王世平

佛教与世俗的结合——长乐公主墓壁画《云中车马图》初探文军

唐墓壁画中的《仪卫图》及相关问题研究范淑英

唐墓壁画颜料的分析与研究张群喜

中日唐墓壁画国际研讨会日方学者论文提要

·历史地理研究·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吴宏歧雍际春

唐长安城作用略议刘文瑞

论泾渠上的古代水则李令福

·民族、宗教史研究·

西周宗教的祭祀活动

全真道创立初期马丹阳在陕西的弘道活动张应超

·简牍与典籍·

从《史记·封禅书》看秦汉之际的神灵崇拜张铭洽

刘知几对《汉书》的评价徐兴海

古文献所反映的“肉袒谢”张维慎

·墓志研究·

唐高宗武则天时期一个和谐的家庭——读韦仁约夫妇《墓志铭》牛致功

陈沅陵王陈叔兴墓志铭考释董理

唐普安公主及其夫郑何墓志合考李文英师小群

清张鹏程墓志考释杨强

·艺术史研究·

孝子变相、畋猎图、山水平远——麦积山壁画《子本生》对中国早期山水画的里程碑意义王宁宇

关于“老片子”与“代笔”——中国书画鉴赏实例分析之一石头娃

·馆藏文物精品·

浅析独孤信煤精组印的特点及印文王彬张沛

新征集文物丛考师小群万晓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明代青花瓷选介黄桂珍

我手写我心时代维妙肖——赵望云《守望图》的艺术特色与时代背景王昱东

金代的交钞铜版王晶晶

·文物丛谈·

土与火的奉献——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瓷器纵览杨培钧

秦始皇帝陵百戏俑张文立

磁州窑和吉州窑白地黑花瓷之比较胡小丽

从明秦王府出土的白釉红彩瓷谈明代的白釉红彩瓷及其它宋远茹

·学术博览·

雅姆克文化——以色列沙阿·哈戈兰遗址的新石器时代艺术[以色列]约瑟夫·葛芬科著庞雅妮译

四神的颈部图案装饰及其类型研究[日]网干善教著尹夏清泽

用于控制由真菌引起的纸张生物退化的不同抗真菌药物的效果研究[意]A.A法布雷等著周五龙编译

纺织品微生物污染的生物荧光分析[意]布莱思·J.迈克卡塞著姜鹏译

·随笔、札记·

李家崖文化因素分析和相关问题吕智荣

史前玉器研究中的玉石区分问题梁彦民

zhen匜新读魏涌娥

黄河古蒲津桥论考樊旺林薛万墨

出土文物与民间艺术的融合思考蔡昌林

谈近代女杰在不缠足运动中的贡献周劲思

·博物馆学·

新世纪的耀州窑博物馆宋伯胤

展览的运作翟战胜

博物馆陈列工作中的观众意识张沛心

浅谈革命纪念馆讲解工作的特点糜斌如

信息时代日本博物馆的功能杨效俊

博物馆藏品的科学管理与保护郭晓红

·博物馆工作研究·

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墓壁画库保管设备和工艺设计韦纯学丁海

文物影视制作的技术走向——数字化趋势之我见刘万虹

非线性编辑在文物专题片中的应用原三军

·文物保护·

陕西周原出土戈父己鼎合金成分的科学分析白崇斌杨军昌党小娟

西汉彩绘陶俑色彩保护研究郭岚

记唐墓壁画真迹赴日参加“四界四大文明——中国文明展”的文保工作杨文宗

清顾安仁《山水轴》绢画的修复报告徐建华刘舜强

·回顾、展望·

辉煌的建设工程八年的奋斗岁月——纪念周总理关于在陕西新建博物馆指示发表28周年暨新馆筹建18周年杨东晨

陕西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调整的设想马振智

文物征集工作十年回眸陕西历史博物馆保管部

·补白·

西汉鎏金铜羊灯(26)元白釉诗句陶瓷枕(72)元白釉诗句陶瓷枕(72)元白釉诗句陶瓷枕(72)骨管线雕三人像()书讯()唐姜黄釉人物壶()唐三彩龟兹人俑()唐三彩骑马带犬俑()唐三彩胡人牵马桶()史墙盘()唐三彩双龙柄壶()唐三彩骑马带犬俑()张翀《垂柳轻舟图》()象牙雕七级佛塔()

第九辑,年

·考古研究·

近年来西周青铜器的重要发现及意见杜乃松

再论西周方座簋张懋镕

周代服饰制度浅谈刘宁

古玺印文杂识(18则)王辉

秦公大墓石磬文字联缀及有关问题马振智

从杨家湾汉墓谈中国早期盾的发展陈桂枝

唐代“金银作坊院”考辨谭前学

中国古代墓葬中破镜现象的思想渊源王锋钧杨宏毅

·史学论坛·

西周晚期“共伯和干王位”考辨杨东晨杨建国

秦制汉承论张文立

释奉律葆子兼论秦律的渊源曹旅宁

从宗法到宗族——两汉宗族社会结构研究之一赵沛

“参五”与中国古代天文测量秦建明赵琴华

西汉社会治安状况述论马永嬴

西魏经略巴蜀始末李文才董理

·简牍典籍·

西安杜陵汉牍《日书》“农事篇”考辨张铭洽王育龙

汉简“提封”释疑——兼谈汉代“提封田”问题臧知非

张家山汉简《秩律》四“公主”说王子今范培松

·民族宗教史研究·

殷代的求雨巫术肖春林

陕西现存金石文献所述唐代皇室崇道史实樊光春

·历史地理研究·

天水放马滩地图作者与绘制年代问题新探雍际春陈逸平

周秦汉唐建都关中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徐卫民

周亚夫细柳营地望辨析郗琳

汉池阳宫位置考姜宝莲

大齐政权定都长安的失误——兼谈择都的要素刘锡涛

论清代宁夏府的水利建设张维慎

·文物丛谈·

骨雕神人兽面纹管窥杨培钧

丝路东段中国境内出土的外国货币陈安利

再谈石峁玉器戴应新

唐干陵石雕群及其组合象征的含义刘向阳

秦统一文字、试题衡和货币的实物见证魏女勇娥安子

北宋时期陕西地区的铁钱流通原因考略刘舜强

“天下第一碑”——西岳庙(华山铭)碑宋平

·馆藏文物精品·

几种少见的特殊工艺铜镜贺达炘王西梅

鎏金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高嵘

馆藏唐代石器选介赵青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魏晋官印考董洁杨亮

张立

先生捐献陕西历史博物馆瓷器略考黄桂珍王莉

·墓志研究·

昭陵博物馆藏唐人墓志中的部分典故解析胡元超

唐《节愍太子妃杨氏墓志铭》及相问问题试论王育龙梁勉

?艺术史研究?

嶂断时程写重深——麦积山一二七窟《萨埵太子本徨车骑山行》图式结构辨识王宁宇

临摹唐墓壁画感悟段卫

中国古代绘画精品赏析——“楚帛”到两宋绘画石头娃

从符号学角度浅谈史前艺术的意义及作用幼平

·随笔、札记·

中国古代印刷术新探牛达生

“仁土”考程林泉韩国河

考古地图的数字化方法述略叶心适

抗战期间西京筹备委员会在古都西安文物保护方面的贡献吴宏岐崔亚军

澳门的博物馆姜涛

为了将来而保护过去——英国遗产委员会带来的思考姜鹏

日本福冈市古代迎宾馆遗址——鸿胪馆遗址略考刘俊林刘万虹

·文物保护·

从颜料色板的老化实验谈唐墓画的保护张群喜申秦雁

陶质文物保护剂的研制廖原傅清秀

半坡博物馆馆世故彩陶盆的保护修复张勇剑

纳米材料SiOx在壁画保护领域应用初探李文怡

修复“母狼育婴”之我感胡薇

·学术博览·

伦敦博物馆及其精品选介周五龙编译

环境对文物的影响及保护方法杨谨编译

奢华的气味(以色列)NormanARubin著高伟翻译

·博物馆学·

谈陈列主题张沛心

对唐墓壁画陈列内容的思考翟战胜

·博物馆工作研究·

学习借鉴创新发展于立仁

从三份观众调查表说起何宏

·书评·

陈直《读金日札》评介黄留珠

在研究与欣赏之间——读《陕西古代印章》赵熊

·学术动态·

“唐墓壁画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张铭洽

·书讯·

1、《杨德泉文集》(46)2、《唐三彩》(64)3.《陕西古代印章》()4.《陕西古代园林》()5.《唐墓壁画研究文集》()

·补白·

1、孔子问答镜(33)2、酱黄釉三鱼纹扁壶(74)3.蛙纹钺()4、“大泉五十”铜范()5、四鸾衔绶带纹平脱镜()6、山水神仙故事纹镜()7、铁板幻方()8、奔鹿纹瓦当()9、秦夔龙纹半瓦当()10、唐三彩狮子()11、象牙笏板()12、汉代吉祥语瓦当()

第十辑,年

说古论今五千载问路寻根表四方——贺《馆刊》创刊十周年周天游

九辑汇精品炳蔚皆华章——喜读《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已出各辑丁毅华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创刊十周年贺信贺词

江城子——祝庆《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十年华诞张文立

·考古研究·

再论“晋公戈”及其历日李学勤

论“兵避太岁”戈与“大一避兵图”争论症结、引出问题是非检验与其正解黄盛璋

近年来商代青铜器的发现及其意义杜乃松

四十二年鼎铭文笺释王辉

菟侯鼎铭文考释孙斌来范有芳

关于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的几个问题马振智

唐干陵与辽干陵相关文化及其历史背景之比较刘向阳侯晓斌

汉阙渊源考赵海洲

中国古代人工铁的考古发现及其相关问题韩建武朱思红

·史学论坛·

秦汉时期饮食生活的基本模式彭卫

论秦之墨家张文立

从人文精神角度观秦代社会主流文化的得失吴小强

关于汉代的卒吏、卒史的假吏——从《仪礼?士冠礼》中一条郑注谈起杨天宇

两汉宗族发展的经济基础——两汉宗族社会结构研究之二赵沛

论司马迁、桑弘羊的经济思想丁光勋

·历史地理研究·

中国古代都城史的考古学研究——关于都城、宫城、宫殿与宫苑问题刘庆柱

诞生陕西历史文明的基础与条件王世平

两汉王朝的移民戍边与宁夏平原农业的进一步开发张惟慎

宋代江西文化地理略论刘锡涛

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市镇与州治县城距离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刘景纯

人口危机与清朝的衰落崔锐

·馆藏精品·

杜虎符纵横谈杨培钧

陕西延川出土商代青铜器师小群

新征集陶俑、陶器、砖瓦考略万晓

漫话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申秦雁王西梅

唐素面长柄三足银铛小议赵青

唐狩猎纹高足银杯赏析周劲思

唐飞狮纹石榴花银盒赏析杨亮

青铜史书——五祀卫铜鼎王西梅

·文物丛谈·

古玉浅谈张健

中国出土的罗马金币范培松

试析陕北汉画像石的乐器图张红玲

彩绘双鬟望仙髻女舞俑刍议晏新志

追忆遥远时代领略异域风情——谈反映中外交流的干陵文物王晓莉

记陕西发现的两件大晟钟徐涛

从出土文物谈宋金时期的相扑活动梁勉

浅谈书画“高仿”辨伪石头娃马艺蓉

·民族宗教史研究·

借问路旁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华山道教历史钩沉张应超

延安清凉山石窟和黄陵双龙千佛洞石窟调查报告姬乃军姬中林

陕西古代佛教造像概述文军

·简牍与典籍·

秦代的讨债方式——读《湘西里耶秦代简牍选释》张俊民

从秦简看秦代的历史地位沈颂金

说“上郡地恶”——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读札记王子今

张家山汉简所见汉初中央与诸侯王国关系论略臧知非

·墓志与碑刻研究·

唐马元玚墓志考释董理

武周李宝隆墓志考释田小娟后晓荣

·学术博览·

秦汉史与西方汉学胡志宏

古代美洲金银器赏析周五龙编泽

绘画当中上光和蜡质材料的运用屈利军编译

日本福冈市的历史文化与文物遗址刘万虹刘俊林

怀念林功——写在林功

先生三周年忌日申秦雁

·随笔札记·

“七衡六间”新说秦建明

王国维古史新证——“二重证据法”的提出田旭东

“地平天成”与西安碑林——兼谈“地平天成”一语的演译及其它王其祎

中国纸起源和蔡侯纸的有关问题述论——兼论西汉灞桥纸等文物的历史价值杨东晨

论《山南诗选》的文献学价值冯岁平

论与韩半岛古代史有关的金石文现状拜根兴

汉金文研究简史后晓荣

·博物馆学·

更新理论重建体系——论新世纪博物馆陈列展示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王有庆

博物馆收藏的有限性与定期藏品审查梁彦民

谈展览的宣传张沛心

谈《广西民族文化展》陈列展示设计的心得王妮

台湾文化机构的义工制度谭前学

·博物馆工作研究·

谈唐墓壁画展室氛围的营造翟战胜

宁夏博物馆巡礼刘建安

略论博物馆宣教工作的多样化白晓莉

对博物馆审计工作的几点认识刘俊林

·文物保护·

陕西扶风县北吕周人墓出土铜器的实验与分析杨军昌陈亮韩汝玢

可控激光束修复青铜器工艺研究叶心适刘林西甄刚等

卷轴绘画类文物的清洗与保护马艺蓉

浅谈秦代大型青铜龙的铸造工艺杨文宗

·书评·

全面总结甲骨学百年研究的专着——评《甲骨学一百年》王晖

·书讯·

《章怀太子墓壁画》出版()《新城、房陵、永泰公主墓壁画》出版()《懿德太子墓壁画》出版()

·补白·

镂空花座铺(53)孟簋()外叔鼎()仲yang父匕()日己方彝()西汉铁齿轮()隋旬牙带钩()师臾(丞)钟()羊年与“三阳开泰”()中国博物馆学会陈列艺术委员会第三次全体委员会在长沙召开()

第十一辑,年

·考古研究·

邿国墓地与邿国铜器辨正黄盛璋(1)

西周金文世族与宗法制度尹盛平(10)

西周陶拍筮数易卦及相关问题蔡运章(26)

近年考古发现东周青铜器概论杜乃松(33)

臣辰盉之年代考孙斌来范友芳(48)

商周时期的青铜斗田小娟(51)

西汉白金三品相关问题的探讨赵晓明师小群(62)

略论隋代舍利的瘗埋制度冉万里(72)

浅论陕西地区隋唐陶俑的主要特点王彬(90)

·史学论坛·

周氏族部落首领世系考述杨东晨杨建国(97)

从宜侯夨簋看西周王土的诸侯国化王健()

“东海黄公”考论王子今王心一()

也谈秦汉法律中的“三环”问题每文()

试论汉代的罚金和赎刑高叶青()

论山东士族与隋唐政治的关系陈金凤曹永红()

·历史地理研究·

统万城与秦直道、上郡关系之设疑王世平()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长安大城和小城尚民杰()

北宋东京

水门考吴宏岐孙伟()

天人合一思想与历代都城营建康薇()

论清代对宁夏南部的农地开发张维慎()

·简牍与典籍·

汉简所见使者考李永平()

汉简所见法医检验阎晓君()

说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贼律》中的“诸侯”曹旅宁()

·墓志研究·

墓志研究与史学的发展牛致功()

《唐崔思忠墓志》考释王其祎王京阳()

《大唐故溱州司户崔府君墓志铭》读后李文才董理()

唐皇甫武达墓志考董理()

唐《马及墓志》略考贺华()

·民族宗教史研究·

秦代“巫现象”杂谈——兼谈秦代的“日者”张铭洽()

道教神仙信仰与民众的社会追求张应超()

·馆藏精品·

馆藏唐代白石圭璧考赵青()

馆藏唐代玉梳背董洁()

馆藏四神瓦当略述步雁()

馆藏当代书画作品简说高伟()

·文物丛谈·

统万城遗址出土元青铜十字牌考周伟洲()

浅析洛阳出土的战国特种工艺镜王金秋()

秦“龙璧图”画像考李慧()

西安相家巷新发现西汉“五铢”钱纪年陶范母师小群党顺民()

两汉三国弩机刻辞综述后晓荣()

从画像砖石看汉代杂技艺术张梅()

元、“明三代”青花瓷鉴别再探陈洁石头娃()

试析陕西陶俑长盛不衰的原因杨之昉()

西安市解放路出土的青花瓷器初探黄桂珍()

·学术博览·

巴克特里亚新发现的小陶像杨谨刘夏盈编译()

试探尼罗河流域的生命之源周五龙高伟何志敏编译()

古代中国的合成硅酸盐颜料——关于始于战国时代的汉青颜料肥冢隆保着周瑞张群喜译()

马牲——先秦时期马的民俗文化(日)吉本道雅著秦仙梅译()

抹茶式饮茶法的传播——中日文代交流史的光辉一页堀本一繁著张佳译()

·隋笔札记·

读陶札记——在陶瓷器上读到的片断历史(之一)宋伯胤()

北斗七星与斗建考秦建明()

唐太宗论乐及其乐思想陈四海梁勉()

漫话唐代的“郎”曾莉()

试论唐太宗对史书修撰与经籍整理的贡献朱晚秋()

巴西圣保罗《中国五千年文明展》见闻翟晓兰()

·壁画、艺术史·

两汉壁画墓研究综述张亚娜()

从“画圣”吴道子的佛寺壁画感悟其艺术魅力景亚鹂白雪丽()

唐《道德寺碑》碑阴造像及线刻画初步研究樊波李举纲()

西藏“唐卡”的绘画艺术特点浅析屈利军()

皴法在中国古代水墨画中的运用畅运()

·博物馆学·

走进澳洲最古老的博物馆——澳大利亚博物馆教育活动观览庞雅妮()

博物馆与大众郑雅坤张健()

一切为了完美——再论陈列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张健()

浅论文物档案的建立与使用张素娥()

文物的包装姜涛()

感于一份观众调查表的设计理念翟战胜()

博物馆讲解员的基本素质汪红梅()

·博物馆工作·

论博物馆图书资料研究的深化李爽()

《馆藏铜镜展》内容设计的构思张沛心()

博物馆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及规范邵小龙()

临摹唐墓壁画工作的点滴体会花文()

·文物保护·

物保护规划和地理信息标注叶心适()

壁画的表面清洗李文怡张群喜()

汉代彩绘铜镜的研究保护与修复胡薇()

·书评·

学术研究贵在出新——《秦学术史探赜》发覆张铭洽()

西陲秦史的新篇章——读徐日辉《秦早期发展史》王辉()

建构“史记学”的理论体系——张新科《史记学概论》评介张铭洽()

诗词五首杨培均()

·补白·

书讯(50)唐彩绘贴金釉陶文吏俑(89)船形壶(96)唐鎏金宝相花纹银盒()饕餮纹鼎()唐素面“光明碎红砂”银盒()书讯()乳钉纹鼎()书讯()绿釉陶楼()饕餮纹分裆鼎()书讯()唐鎏金六曲熊纹银盘()夔纹鼎()独角兽()兽面纹细颈壶()“廿六年诏”陶权()

英文要目(MainContents)()

本刊征稿()

第十二辑,年

·考古研究·

豳公盨铭文再笺李凯周晓陆(01)

聃簋铭文及年代考孙斌来范有芳(11)

古文字材料与文献所见先秦史官综论贾俊侠(18)

浅析商周青铜器上的圆涡纹张婷(23)

秦晋豫三省出土青铜匜初探杨文莉(29)

延安北宋时期石窟寺概述姬乃军(41)

史前考古学文化命名中的几个概念问题——以文化、类型、期别为中心孙周勇程义(48)

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的接轨朱思红(53)

·史学论坛·

西周晚期“宣王中兴”的原因和标志杨东晨陈正奇(59)

秦律“公室告”与“家罪”所反映的立法精神于振波(65)

秦都咸阳手工业发展初探徐卫民丁晓雯(72)

两汉太仆考述沈刚(79)

历史剧变时代中的儒士精英——荀爽和荀悦思想初探汪红梅王莉娜(84)

试评李栖筠的政治生涯——兼及李氏三代(栖筠、吉甫、德裕)政风之比较董理李文才(88)

唐代游艺民俗考论王渭清贾树兴(97)

·历史地理研究·

中国古都的选址及其意义王世平()

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宁夏境内的少数民族及其畜牧业张维慎()

唐代的杏园与杏园宴李娟()

·民族、宗教史研究·

全真高道言行与著作的社会道德教化意义张应超()

隋唐关中佛教传播史事钩沉介永强()

·碑石墓志研究·

西安南郊三兆村出土唐代墓志举说王育龙程蕊萍()

读《尉迟迥庙碑》景亚鹂()

·文物丛谈·

谈西安灞桥出土的五尊立佛像李域铮()

从唐诗解读胡人玉带板杨培钧()

隋神德寺遗址出土舍利石函上的天王图像李举纲樊波()

唐代女服新探杨之昉()

唐大明宫含元殿与麟德殿的比较邹林()

陕西镇墓神物刍谈李爽()

陕西彬县窖藏耀州窑青瓷器新探黄桂珍()

·馆藏精品·

梁其壶年代小考梁彦民()

论馆藏唐代女俑雕塑中的生活化色彩晏新志杨之昉(()

从三彩假山水池看唐代的园林田小娟()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贵霜钱币简述师小群周延龄()

陕西历史博物馆近年新征集陶俑选介万晓师小群()

馆藏西夏铜符牌小议王晶晶()

·壁画、艺术史·

陕西唐墓壁画及其成因陈全方陈馨()

蒲城洞耳元墓壁画临摹随记——兼谈其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及艺术的时代风尚孙大伦()

辽墓壁画所反映的茶文化张梅()

浅谈古代西域壁画的艺术屈利军()

中国书法的渊源与鉴赏袁方()

·学术博览·

如何让展览吸引观众〔美〕埃利斯·布尔考著杨瑾译()

米诺斯文化的艺术ArthurCotterell著王瑛译()

·随笔札记·

看了两展览贾平凹()

观弈零楮——读秦札子张文立()

秦人与马秦仙梅()

榆林秦汉古城调查王富春()

大唐胜景乐游原魏秋萍()

古代焊料标准化初议徐建国()

·博物馆学·

论中国博物馆的未成年人教育王彬()

澳大利亚博物馆如何开展《中华文明源流展》的宣传教育庞雅妮()

社区意识与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翟战胜()

博物馆宣传与观众王锐()

·博物馆工作·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走向盛唐:公元至年》展览简介申秦雁()

对陕西历史博物馆玉器保管工作的几点认识杨亮()

数字化技术对博物馆的重要性任安翟晓兰()

网站的推广与思考邵小龙()

谈文物专题片中的景观与主题刘万虹()

·文物保护·

汉代钟官铸钱遗址陶质钱范制作材料及工艺的探讨姜宝莲和玲()

“连体”唐墓壁画的科学分离与保护研究——对过去失误修复壁画的再处理张群喜李文怡卢轩罗黎()

·书评·

展示秦史研究的长足进步——新版《秦会要》特色谈杨善群()

魂兮归来——《何正璜文集》编后记蔡昌林()

·补白·

鎏金铜虎镇(17)贴塑蛇纹罐(22)书讯(28)原始青瓷罐(40)釉陶胡人抱瓶俑()灰陶骑马女俑()仿铜贯耳壶()元髡发男立俑()彩绘女立俑()人首蛇身俑()彩绘贴金甲马骑兵俑()书讯()鎏金翼鹿凤鸟纹银盒()鎏金鹦鹉纹云头形银粉盒()

英文要目(MainContents)()

本刊征稿()

第十三辑,6年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历史、现状和前景——写在新馆落成15周年之际成建正(01)

·史学论坛·

秦始皇“书同文字”新探臧知非(07)秦汉唐的骑兵与马王世平(11)

武则天为才人的史实考释赵文润(19)

唐玄宗的后宫政策及其承继——《太平广记》卷二二四“杨贵妃”条引《定命录》读后李文才(25)

中国汉文字的起源述论杨东晨(32)

从先秦史官的职能看其历史观念之演变贾俊霞赵静(40)

·考古研究·

楚竹书《容成氏》错简问题与原始氏族社会研究王晖(47)

chan侯鼎小议张懋镕(54)

殷墟与西周时期的具盖青铜鼎刍议梁彦民(56)

芮国史证李凯(65)

谈秦始皇陵园的规模徐卫民(71)

试论秦文化中的围沟墓及其相关问题田有前(77)

从出土文献对战国禅让思想的思考王庆卫(84)

关于何家村窖藏的几个问题韩建武(92)

·历史地理研究·

两汉漕运经营与水资源形势王子今(96)

汉代金文所见宫观丛考吴镇烽()

浅谈唐代的植树活动刘锡涛()

唐望春楼考王琪()

论明代宁夏镇的水利建设张维慎()

·简牍与典籍·

《商君书·徕民》与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孙斌来()

古今学者对《旧唐书》之认识与评价考略王嘉川董理()

·民族、宗教史·

重阳宫在中国道教史上的地位张应超()

隋唐长安佛寺职能考略景亚鹂()

·碑石墓志研究·

《皇甫诞碑》刻立时间及流迁经过路远()

《唐皇甫恂墓志》考述穆渭生耿晨()

明王献墓志略考王京阳()

研究碑石墓志拓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杨之昉()

·随笔札记·

陶札记——在陶器上读到的片断历史(之二)宋伯胤()

读秦三札张文立()

褒斜道石门的历史地位及其开凿之法探述郭荣章()

高力士评议李雪芳()

灞桥折柳的象征意义王晓林()

·文物丛谈·

熏笼与手炉扬之水()

玉器的鉴赏与收藏程旭师小群()

古玉拾遗与鉴识杨培钧()

关于商周铜盘名称、用途及组合的初步研究张婷()

战国兵器两考吴良宝()

唐代的耳环黄正建()

·馆藏精品·

陕西历史博物馆新征集青铜器撷英贺达炘师小群()

馆藏玉觽小议田小娟()

馆藏几尊铜造像年代考辨赵青()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巴克特里亚钱币简述师小群周延龄()

杨晋《牧牛图》赏析杨亮董洁()

·壁画、艺术史·

学习汉唐艺术何正璜()

郝滩东汉墓壁画艺术述略孙大伦()

卢浮宫博物馆工艺品和家具的艺术风格屈利军()

·博物馆学·

十五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回眸庞雅妮步雁()

博物馆与大学白丽莎()

浅谈历史博物馆专题陈列的作用及意义张梅()

博物馆文物的持拿搬运刍议姜涛()

浅议“知识型”讲解员步雁()

·博物馆工作·

从单一到多元——陕西历史博物馆多层次讲解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庞雅妮()

新时期文博图书馆采访工作新探讨管军波()

浅谈数字影像在馆藏壁画中的应用刘万虹()

浅谈幻影成像技术及其在博物馆的应用原三军()

博物馆发展文化产业初探王锋()

·文物保护·

为未来留住历史——漫谈古迹的保护杨瑾王锐()

浅谈文物保护与修复中的化学加固罗黎胡薇()

·书评·

天山并不遥远——读松田寿男《古代天山历史地理研究》史党社()

·补白·

灰陶骑马俑(91)沐浴童子俑、睡卧儿童俑()懿德太子墓“阙楼图”()《三国志·王凌传》讹误一则()唐三彩四孝塔式罐()彩绘童子俑()

英文要目(MainConents)()

本刊征稿()

第十四辑,6年

·史学论坛·

秦始皇帝及其父母——秦始皇帝和他周围的人之二张文立(1)

深宫悲剧童年——两汉“短折”皇子与“夭摧”少帝王子今(6)

汉人邓羌与氐族前秦政权〔韩国〕李椿浩(16)

武则天为宸妃之史料考辨赵文润(24)

试论唐代的昭穆制侯纪润杨爱萍(28)

·考古研究·

揭开长安神禾塬大墓主人之谜韩伟(31)

再论洛阳发现的三角缘神兽镜张懋镕(34)

“神器”与“人器”——商周青铜礼器功能杂谈梁彦民(38)

先周文化研究述论曹斌(42)

卌三年逨鼎铭中的“历人”即《周礼》中的“校人”王晶(49)

谈三晋方足小布的铸造年代吴良宝(52)

西夏考古发现与研究简述牛达生(58)

浅谈唐代妇女装束及其分期杨亮(62)

·历史地理研究·

泾阳、栎阳并非秦都张沛(71)

两汉都城长安与洛阳对比研究杨东晨周五龙(76)

西汉大河郡考后晓荣陈晓飞(84)

自然环境变迁对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刘锡涛肖开铣(89)

试论明清时期宁夏盐池县土地沙化加剧的原因张维慎(94)

·简牍与典籍·

明嘉靖《陕西通志》校点本序王世平()

汉代“捕亡”问题研究之二——以简牍资料为中心李永平()

·民族、宗教史·

《唐净住寺释迦文贤劫像铭》略考路远()

狮子在佛座上的位置及其变化中的多重关系文军()

·碑石墓志研究·

华阴出土北魏杨氏墓志考释李文才()

从杨舒墓志看魏宣武帝时期的南北战争——读《魏故镇远将军华州刺史杨

君(舒)墓志铭》董理

()

研读碑林藏“吐谷浑”墓志二例景亚鹂()

关于唐《马元玚墓志》的几点补正樊波李举纲()

新见唐《马国诚墓志》考疏张婷()

·随笔札记·

北斗七星与斗建考秦建明()

“秦果用强,魏果用弱”的商鞅孙斌来()

隋墓志中新见婚姻类语词札记王庆卫()

《中和》碑石中“和”之小议李纳()

北宋史学家范祖禹述评高叶青程学发()

《徐霞客游记》中有关五处文化遗存的释补刘红()

·文物丛谈·

商周青铜器赏析田小娟()

从祭台上走下来的金怪兽——神木县纳林高兔村出土金怪兽之文化元素李凯()

汉唐文物中体现的和谐理念王建玲()

从三彩骆驼载乐俑看西域与中原的音乐文化交流梁勉()

日本收藏的螺钿紫檀五弦琵琶与螺钿紫檀阮咸赏析周瑞()

《红楼梦》中古瓷名品评析张咏梅()

西安西郊出土的几件菩萨头像李慧()

·馆藏精品·

陕西历史博物馆征集的波斯萨珊银币简述师小群周延龄()

馆藏玉翁仲略考董洁()

馆藏几尊造像辨伪赵青()

银平脱双鹿纹漆盒考略师小群王蔚华()

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之铜镜选介魏秋萍()

陕西历史博物馆新征集的唐代舍利石棺张平王博()

·学术博览·

西方考古所见的横柄镜杨瑾 编译()

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日〕近藤义郎著戴俊英译()

·壁画与艺术史·

略谈汉墓壁画的透视方法孙大伦()

唐墓壁画管理中的研究与思考周柏龄()

论扬州八怪的题款艺术特征——《大野芳菲》展观后李凯杨洁付文斌()

·博物馆学·

文化代言人——弘扬博物馆文化的新尝试张礼智()

对国际博协“博物馆”新定义的初步思考张颖岚()

国际博协第21届大会简介干旭()

文物陈列展览的境界——陈列展示中的公众意识高西省叶四虎()

谈论基本陈列改造中多媒体展示技术的运用张梅()

浅谈当代博物馆讲解工作的理论框架建设汪红梅()

浅谈博物馆黑白照片的保管杨娟()

·博物馆工作·

悉尼的“博物馆之友”庞雅妮()

一所回顾往昔、展望未来的殿堂——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印象翟战胜()

浅论博物馆宣教工作的主体性汪红梅王世平()

试谈博物馆志愿服务高嵘()

陕西历史博物馆图书的收藏与管理杨亚娣()

·文物保护·

浅析数字技术及现代科技在保护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独特作用刘万虹王建荣()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石膏加固唐墓壁画的再保护杨文宗()

·书评·

《陈孟东纪念文集》序周伟洲()

读《西安历史地理研究》王永飞()

弥足珍贵可圈可点——评《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刘思怡()

·补白·

《新唐书》讹误一则(51)

书讯(70)

唐鎏金莲花形银灯头(88)

MainContents()

本刊征稿()

第十五辑

·史学论坛·

秦始皇帝和李斯、赵高张文立(1)

秦文化楚文化汉文化王世平汪红梅(8)

论“二圣”共建盛唐的政治格局赵文润(15)

追踪高句丽末代王高藏冢墓所在——兼论高藏入唐后的生活拜根兴(22)

武则天被立为后之成功原因试探胡婷婷(29)

试论唐代贵族的丧葬之俗田卫丽付文斌(33)

·考古研究·

陕西帝陵文化新议王世平(39)

神禾塬秦墓墓主考王学理(47)

赵佗陵墓新考郭声波苗峰(52)

也谈商周青铜器花纹的社会功能梁彦民(60)

西周金文字形书体演变刍议王帅(64)

关中地区出土的陶灶刘卫鹏张红玲(69)

·历史地理研究·

秦汉中郡置县考后晓荣(82)

汉“百万石仓”与“细柳”地望考曹发展(86)

西岳庙故址与更址时代考吕智荣(92)

对榆林地区汉代以前环境的一点思考孙周勇杨水田(97)

对西汉长安城轴线问题的一点认识王煊()

·简牍与典籍·

晚唐诗人白居易笔下的青铜镜——读《白居易全集》有感张维慎成荣强()

从《老残游记》、《铁云藏龟》看刘鹗的社会观及其对甲骨学的贡献刘红()

·民族宗教史·

三教圆融——白云观的道教文化阐释张应超()

半夜邀僧至孤吟对竹烹——李德裕与佛教及“会昌毁佛”的关系李文才()

试论李德裕与道教董理()

安阳灵泉寺隋唐浮雕塔定名辨析李举纲樊波()

·碑石墓志研究·

唐昭陵陪葬恩礼考略——昭陵碑石研究之二张沛()

《臧怀恪碑》的刻立时间及碑文内容与书法路远()

唐贞观二年《李药王墓志》简释穆渭生刘波()

从唐代宦官婚姻探考其社会地位——以西安碑林藏墓志为重点景亚鹂()

《隋枹罕郡主簿皇甫绪墓志》考释李阳()

西安南郊新出土一块明代许宗鲁书撰的墓志肖健一王春晓孙安娜()

·随笔札记·

论殷墟在中国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杨东晨()

拓拔思恭卒年考牛达生()

宋代“罚刑”研究高叶青()

李柏“关学”和他的书法艺术李雪芳()

浅谈中国古代对于盗墓的预防措施王卫红()

·文物丛谈·

再议青铜盆——从新发现的中市父盆谈起张懋镕王勇()

试论青铜盘李先登()

鐎与鐎斗翟晓兰()

小议汉代铜镜中蕴含的时代精神陈姝婕翟晓兰()

观中堡村出土之唐三彩有感王建玲()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李元鼎行述》及李元鼎之研究张岩()

·馆藏精品·

谈张居正和万历九年鱼鳞图册李凯王建玲()

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藏传佛教造像赵青()

张崟的两幅山水画赏析董洁()

两件珍贵的近现代文物韩建武张鸣()

·壁画与艺术史·

从西安地区唐墓壁画中的女性看初唐的绘画风格杨效俊()

从唐墓壁画与日本墓葬壁画看7—8世纪两国墓葬壁画的色彩白丽莎()

浅谈美的价值刘江英()

·博物馆学·

社会进步的标志——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魏博魏世刚()

变化中的中国博物馆教育庞雅妮()

博物馆三题李淑萍()

博物馆与公众休闲郝娟()

馆藏文物总登记号问题刍议师小群()

西安地区博物馆旅游创新研究田小娟()

·博物馆工作·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冯庚武()

考察印象——赴巴黎参加“秦兵马俑展览”代表团工作王彬()

洛杉矶宝尔博物馆“秦俑:秦始皇的卫士展”随想杨瑾()

一次难忘的接待——记吴冠中先生参观壁画库申秦雁()

赴韩国交流学习的感受与启示杨爱萍()

谈我省文物数据库的系统集成问题邵小龙梁彦民()

对文物资料数据库建设的一点理解刘万虹王建荣()

创新服务理念践行文化使命——陕历博免费开放后观众调查表启示高嵘杨歆李鹃()

·文物保护·

青铜文物修复所用低温焊料的研究徐建国()

谈唐墓壁画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罗黎()

·书评·

区域历史宗教文化地理研究的新开拓——《西北佛教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简评艾冲()

“古人日已远青史字不泯”——《汉字起源与原理》评介张铭洽()

·补白·

鸾鸟翼鹿纹银盒(21)书讯(28)忍冬鹦鹉纹云头形银粉盒(81)书讯(85)鎏金铜虎镇()()

本刊征稿()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6辑

·考古研究·

少陵原西周墓地性质蠡测张天恩(1)

琱生器“附庸土田”再探讨王进锋(6)

洛阳周山“周三王陵”墓主小考李国强(15)

宁夏固原地区出土春秋战国时期“触角式”青铜短剑初探马强乔国平(17)

北方地区出土鸡首壶小议杨学晨(27)

凌烟阁功臣图的考证与复原蔡昌林(34)

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研究综述韩建武(40)

浅谈我国聚落考古的发展李娟何林珊(46)

·史学论坛·

论西魏北周创建的府兵制赵文润(52)

秦文化中的刚与柔汪红梅(60)

试论唐代比部职能的转变及其原因李志刚董理(67)

“吴湘之狱”再探讨李文才(74)

唐代的西川节度使与地方社会——对李德裕出镇成都的历史考察陈玮(84)

试论武则天的情感世界田卫丽(91)

成吉思汗在六盘山区的活动及影响马建军(96)

近三十年明清山东运河城市研究综述潘宏庆毛曦()

·历史地理研究·

唐宋时期对西部矿藏的发现与认识马强()

宋代福建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刘锡涛牛江红()

试论邺城被多个割据政权选为都城的原因张维慎霍彦儒()

古代韩城城市安全问题初探吴朋飞()

从《禹贡》九州岛看夏代域限岳红琴()

·民族、宗教史·

简论谭处端与全真道张应超()

从文献载述看唐宋时期玉华寺的历史仵录林()

·碑石墓志研究·

宋刻智永《真草千字文》碑路远()

唐张浣、李尤夫妇墓志考释段毅()

·随笔札记·

我的为学之路王辉()

关中方言区中东部地区一个千百年来的母题《咪咪猫》——从歌谣和方言等多角度考察《咪咪猫》的变体孙立新()

陇东佛道文化学术考察纪要程旭文军杨效俊()

东汉陕甘摩崖石刻与儒家统治思想三题杨东晨杨亚娣()

法字试释——上古神话传说时代的法律起源说陈文敏()

浅析麟德殿的文化及其展示钱仲芳()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有关时间的词语简释徐滢()

近年来有关北宋史学家范祖禹的研究综述高叶青()

·文物丛谈·

从古代陶器看中西文化的早期差异金岷彬()

从陕北“狩猎”题材汉画像石看秦汉时期陕北的地理风貌程艳妮()

谈汉阳陵南区从葬坑出土的铜量器石宁()

汉代青铜器简说高伟()

试论唐代金玉结合的器物董洁()

宋珍珠地划花陶瓷器表面装饰工艺新探王莉()

持荷玉童子产生的文化背景王蔚华()

当代仿古瓷剖析闫存良()

富平三塔王保东()

·馆藏精品·

“饮水思源”话藏品——记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私人捐赠文物王莉杨维娟()

馆藏古灯选介杨亚娣王西梅()

馆藏青铜造像选介张晓艳()

·学术博览·

唐代艺术中戴鸟羽冠的高句丽人形象[韩]金莱娜著杨瑾译()

20世纪国外伊斯兰古代艺术研究综览马晋川()

·壁画与艺术史·

从画论《林泉高致集》看李郭山水的变迁杨效俊()

北周史

君墓“四臂守护神”图像的相关研究——兼谈与“天王俑”的关系赵晶

()

陕北神木大保当汉画像石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浅析邱楠梁昭华王轶峰()

陕北汉代画像石中所见舞蹈图试析郑红莉()

论明代院画机构的组织形式及其管理制度杨兵()

·博物馆学·简议和谐博物馆的构建及途径刘洪()

公共文化服务——博物馆职能的现代转向周俊玲张红玲()

浅谈博物馆藏品的登记建帐与分类编目杨维娟()

·博物馆工作·

开创与收获——记陕西历史博物馆与日本唐墓壁画合作保护研究申秦雁燕芳雨()

新时期博物馆宣教工作的探索贺华冯莹()

浅述博物馆多样化的教育活动高嵘()

博物馆项目管理审计工作的尝试与思考刘俊林张明()

MainContents()

本刊征稿()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7辑

·考古研究·

《天水放马滩秦简》标题小议王辉(1)

汉代劳动儿童——以汉代画像遗存为中心王子今(5)

战国楚金币新考吴良宝(18)

琱氏、琱宫与琱生刘社刚(22)

近年来固原博物馆出土和征集的青铜带钩姚蔚玲(26)

拓跋鲜卑“毁镜”葬俗探析李仕(33)

20世纪以来的秦玺印封泥研究述评王伟(39)

·史学论坛·

武则天入感业寺为尼的原因考释赵文润(50)

李吉甫政治活动评析李文才王琪(58)

从唐蕃战争看唐河陇军镇的演变——兼论唐代军事使职的形成王文昌董理(67)

唐代的旬假制度初探王喆(76)

武则天与章怀太子之死刘向阳李阿能(82)

刘邦北定三秦用韩信之计考郭荣章(86)

南北匈奴分裂原因辨析马利清翟晓兰(94)

·民族宗教史·

山阳天柱山道教张应超()

中古时期宁夏区域粟特人信仰研究陈玮()

关于唐代佛教书法文化的几点认识景亚鹂()

五重佛舍利塔研究综述陈霞()

·历史地理研究·

唐代同州朝邑县“通灵陂”地望考穆渭生()

唐代安东都护府治所移徙及其职能演变王蕊()

闽台地缘的地理学解读刘锡涛()

·碑石墓志研究·

西安碑林藏《熹平石经·周易》残石路远()

唐张浣、李尤夫妇墓志研究王永平()

《白敏中神道碑》考释侯纪润()

新出唐《裴诠墓志》简考——兼为《新唐书·宰相世袭表》裴氏世袭窜乱厘正潘萍王菁()

西安南郊凤栖原清代李维新墓志简考丁岩()

·随笔札记·

关于陕西方言语音的历史层次问题孙立新()

唐诗中的曲江景区文化梁中效()

赴福冈市立博物馆交流纪要申秦雁杨效俊()

何家村珍宝研究综述——何家村珍宝与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纪实文军张红娟()

0年全国博物馆专业人员文物鉴定研修札记陶涛()

·壁画与艺术史·

记录盛唐政治大变革的历史画卷——唐懿德太子墓壁画赏析申秦雁()

唐宋钱文书法探微曹翃()

唐代壁画研读札记四则程义()

·文物丛谈·

西周的佩饰田小娟()

宋代汉中褒谷石门题名人物新考马强()

新疆古代的马球和马术运动阿迪力·阿布力孜()

浅述西安城墙四门的城楼、箭楼王肃()

·馆藏精品·

唐贞顺皇后敬陵石椁追索回归纪实师小群呼啸()

讨论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展的灞桥纸金岷彬()

馆藏顺治青花人物故事纹笔筒考识王莉()

陕西历史博物馆新征集铜镜赏析呼啸张平王博()

·学术博览·

从宫廷到驼队——浅论A·M·所罗蒙先生陶俑藏品的历史价值杨瑾编译()

中国中部地区新黄土、老黄土的记录和新仙女木时期的气候特征戴维B·麦迪森等着陈永耘译()

·博物馆学·

博物馆社会教育途径之探索何宏()

博物馆服务要走向社区乔玮()

主旋律背景下的博物馆自省——透视与平视刘宇生王飞玉()

博物馆参与社区建设的两点认识张梅()

陕西地区博物馆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高叶青()

关于博物馆陈列展示中的几个问题雷百景()

浅谈博物馆陈列展览与观众——兼谈柳州博物馆新馆陈列展览的设计理念陶泉杏韦倩()

·博物馆工作·

试论数字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刘万虹()

浅谈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办公自动化建设邵小龙()

浅谈文物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隋文风()

文物的立体拍摄、存档及利用原三军()

·文物保护·

馆藏唐墓壁画科学保护中画面的清洗张群喜()

博物馆藏品的预防性保护杨洁()

·书评·

《陕西博物馆大全》的特点与价值田静()

明代藩王研究的杰出学术成果——简评《大明庆靖王朱栴》艾冲()

佛教艺术史研究的美好启示——评《灭罪与度亡——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之研究》杨效俊()

MainContents()

本刊征稿()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8辑

·考古研究·

从甲骨文“”、“以”字形看考古资料中的“耜”器——兼论甲骨文中“”“以”字的几种用法王晖(1)

西周青铜器铭文丛论连劭名(18)

韩城梁带村两周遗址涉及的问题考辨杨东晨(28)

浅谈秦俑军服的构成要素王学理(40)

陕西地区蒙元墓葬的发现与研究李举刚杨洁(44)

·史学论坛·

论韦孝宽——西魏北周时期的长安名将赵文润(52)

突厥与北朝魏、周、齐关系探析王兴锋(60)

试论武德年间唐与突厥对马邑的争夺——以武德五年新城之战李大恩战死为线索李文才(69)

简论唐代市场管理的法令——以《唐律疏议》为中心董理张琛(81)

·历史地理研究·

古灵州在今宁夏吴忠市考白述礼(91)

隋唐时期的夏州城新论艾冲()

隋唐时期后套平原自然坏境变迁述论——以河湖和植被演变为重心赵学智()

·简牍与典籍·

一粟居读简记(一)王辉()

清华简《楚居》地名札记二则王伟()

·壁画与艺术史·

风格背后——西汉霍去病墓石刻新探郑岩()

洛阳北邙山吴道子绘画考徐涛()

·民族宗教史·

《正统道藏》中有关陕西道教的重要经典张应超()

造像与反佛——浅谈姚崇儒家伦理道德和政治体系内对佛教的立场杨效俊()

古青州北朝佛教及造像刻经艺术张总()

道宣《释迦氏谱》及其思想吕文珺()

·碑石墓志研究·

杜嗣先、井真成墓志与唐代中日关系研究拜根兴()

初唐名将屈突通事迹新考——以墓志铭为主的考察薛婧马强()

《万年宫碑》阴三品以上从官题名考张维慎()

宋人汉中褒谷石门题刻考续马强()

·随笔札记·

关中民俗文化区的端午节习俗孙立新()

古代中国的机械及其制造材料——从汉字溯探古代中国的社会生产力(之二)金岷彬()

一代道德文章的楷模——记先师杨德泉先生刘树友()

汉画石刻中的伏羲女娲王玉茹()

·文物丛谈·

骨咄玉新考刘云辉()

说“马人”温玉成()

唐代银粉盒——以法门寺、何家村出土文物为主体梁子杨婉萍()

古长安宝庆寺失落在国外的石刻佛像观览李域铮李慧()

洛川县博物馆收藏的历代陶灶赏析刘忠民()

·馆藏精品·

披沙拣金二十载——陕西历史博物馆新征集文物展选粹师小群呼啸()

皇家的高仿——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几件高仿青铜器蔡昌林王西梅()

·博物馆学·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走向盛唐”展评述雷虹霁潘守永()

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刍议雷百景()

在下游与源头之间——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讲解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呼啸()

·博物馆工作·

名画归故里——《唐乐舞》壁画入藏陕西历史博物馆小记冯庚武()

唐墓壁画上展记陕西历史博物馆保管部()

满足群众精神需求举办更多精品展览——记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观众调查活动高伟()

谈《馆刊》在讲解员培训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呼啸陈亚冬()

·文物保护·

两尊金属佛教造像的保护修复程旭杨文宗()

唐章怀太子墓壁画《侍女内侍图》的再修复付文斌()

·书评·

一部值得阅读和珍藏的典籍——读《商周金文编——宝鸡出土青铜器铭文集成》彭曦()

地域政治史研究的新视野——读王凤翔《晚唐五代秦岐政权研究》胡耀飞()

MainContents()

本刊征稿()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十九辑

目录

·史学论坛·

秦王朝新年的庆日——“十月朔”王学理(1)

北朝至隋唐时期朔州军事与经济地位研究杜文玉(7)

武则天与骆宾王、陈子昂赵文润(16)

唐太宗幸灵州若干问题浅论白述礼(25)

试论唐代前期的勾检官及其职能李文才李志刚(38)

阿史那思摩家族世系新探艾冲(49)

唐朝名相姚崇事迹考述二题拜根兴(57)

·考古研究·

南朝帝王陵墓石兽名称再考朱宽(63)

有关建立环境考古地层堆积序列的认识刘锐(71)

从考古学文化中寻找文明艾力江·艾沙(75)

汉代上冢习俗浅谈魏镇(79)

东汉洛阳手工业遗存、市场、里居研究方原(85)

·历史地理研究·

高阙地望补证臧知非(92)

西晋十六国时期氐族杨氏割据政权定都仇池山原因试探张维慎(96)

北朝后期中原与北疆交通路线考述王兴锋()

论唐代后期的天雄军节度使府刘冬()

浅释我国古城墙的防御体系王肃杜德新袁一媛米蕊()

·简牍与典籍·

一粟居读简记(二、三)王辉()

悬泉汉简中的马、马政文书及相关问题李永平()

从《夷坚志》看宋代农村的中层居民刘树友()

·壁画与艺术史·

唐墓壁画中的胡乐胡舞程旭()

宋代以前的竹画程义()

·民族宗教史·

敦煌道经及《正统道藏》以外的陕甘重要道教经典张应超()

唐大明宫内的佛寺道观与宗教活动郝姗姗杨希义()

·碑石墓志研究·

盛唐诗人许景先生平事迹、诗文考述——以新出土《许景先墓志铭》为主的考察马强()

《唐崇福寺故僧录灵晏墓志》考释介永强()

《九成宫醴泉铭》散论王宏波()

唐《郭幼贤墓志》考释刘林()

《咸宁马景魁室人申氏圹志铭》考释张鸣()

·随笔札记·

访英有感冯庚武()

美国博物馆印象与启示吴敏霞()

关中春节礼俗面面观孙立新()

银川承天寺“两碑”与夏初三朝元老刘仁勖牛达生()

谈西夏开国皇帝元昊与贺兰山的关系王茜()

·文物丛谈·

从西安地区唐墓随葬品看唐代的鼓及乐队组合梁勉()

洛川博物馆馆藏铜镜介绍杨军()

·馆藏精品·

1年唐贞顺皇后敬陵被盗文物追索纪要师小群呼啸()

京叔盨与京叔铜器梁彦民()

再议何家村遗宝的主人、年代和埋葬地点杭志宏()

从何家村窖藏出土的两件金银器看唐朝贵族的狩猎生活魏秋萍()

从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看唐代皇家女性的时尚之风万晓()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两件陕南地区的革命文物岳敏静()

·博物馆学·

免费开放后陕西历史博物馆展陈工作的理念创新与实践董理()

《中原文明华夏之光——中华文明起源展》回顾与总结杨瑾王建玲()

试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何颖()

“乡土教育”遭遇“普同性教育”格局的尴尬及解决方法高叶青()

·博物馆工作·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文物保管工作——以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例韩建武()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牵手爱心共铸辉煌——蓬勃发展中的陕历博志愿者队伍步雁()

浅谈博物馆安全的规范化管理隋文风()

浅谈博物馆观众调查研究——以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例赵惠刘莉吴若祯()

·文物保护·

浅谈唐墓壁画上展前的保护修复培训黄方()

一幅唐墓壁画颜料的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研究王佳()

纸张的脱酸与还原技术马艺蓉()

·书评·

《宁夏农牧业发展与环境变迁研究》评介拜根兴()

竭泽穷史料全息现本真——黄楼先生《唐宣宗大中政权研究》简评梁子()

MainContents()

本刊征稿()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20辑

构建多元、开放、包容的博物馆体系单霁翔(1)

·史学论坛·

秦“功用”追求的极端性及其文化影响王子今(9)

论非子至宪公前的秦国史及其陪都制杨东晨(15)

张骞与丝绸之路新探梁中效(23)

试论唐高宗龙朔三年“移宫”的原因及影响李文才王琪(31)

西安碑林与“丝绸之路”景亚鹂白雪丽(44)

·考古研究·

追踪十二金人落脚咸阳印记王学理(51)

浅论青铜敦与簋、鼎的关系谷朝旭(59)

浅谈周原西周礼制建筑步雁(65)

渭水流域仰韶早期居民身高研究崔俊俊(71)

宝鸡北首岭遗址仰韶文化瓮棺葬初探刘娟郭罗(79)

略谈考古器物绘图黄丽荣(87)

·历史地理研究·

先夏与夏初都城迁徙考贾俊侠()

赫连勃勃与统万城——兼论《统万城铭》所反映的宫室建筑薛正昌()

两汉朔方郡治城新探孟洋洋()

宜居的唐都长安城——从水文环境、城市绿化考察刘锡涛()

唐代鄂尔多斯高原的池盐生产及其管理陆瑶()

·简牍与典籍·

一粟居读简记(四)王辉王巧英()

“皇帝信玺”封泥及其时代的再探讨王伟()

·民族宗教史·

司马承祯与道教张应超()

“属国秦胡卢水士民”及相关问题李永平()

陕西子长钟山石窟主尊造像的属性探讨文军()

简述石质葬具图像中的祆教元素张桢夏楠高原()

·壁画与艺术史·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陶瓷器上的珠宝纹堆贴装饰杨瑾()

唐韵胡风——莫高窟第窟舞蹈图与长安风气沙武田()

北周萨宝的生活空间——以安伽墓所出石榻屏风画为中心黄楼()

秦汉兵马俑艺术特色比较研究邱实()

谈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中的唐吏形象——兼论唐代的鸿胪寺魏秋萍()

西安碑林藏古长安石刻造像综述李聪()

·碑石墓志研究·

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墓志研读札记二题马强()

西安新出隋代聘陈使主《薛舒墓志》考证王其祎周晓薇()

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韦氏世系——以《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为中心赵水静()

读《郭母缐孺人志略》碑王保东王军鼎()

陈谅墓志考略沈浩注()

清初《吴公暨配吝恭人墓志》考释郭宝书王芳琳()

·学术博览·

世界博物馆发展的引擎:第23届国际博协大会印象记

成建正杨瑾杨效俊廉钰()

法国博物馆的特点与启示——从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谈起张宁芦建华任浩东()

圆仁的求法巡礼和唐代交通路的复原河野保博葛继勇着王建岐余水秀译()

·随笔札记·

陕西方言本字集考孙立新()

台湾大学上古史研究选题分析——以历史系博、硕士论文、《文史丛刊》及《史原》为切入点曲柄睿()

关于《陕西古籍总目》的若干问题高叶青()

赴北京业务交流的体会与启示张佳()

·文物丛谈·

波斯萨珊“徽章式纹样”在唐代的演变——以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品为中心申秦雁魏秋萍()

《汉书》所记白金货币材质新探赵晓明黄方()

西安地区出土的古代金银器概说王峰梅()

·馆藏精品·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三枚印章考证董洁()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东井灭火”铭陶井浅析呼啸()

馆藏“文王访贤”象牙牌鉴赏王莉()

馆藏唐代金梳背制作工艺流程探析杨维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唐代绞胎器赏析岳敏静()

对馆藏《毛主席亲笔批改新华社记者评西北解放战争胜利文稿》的几点质疑张沛心()

·博物馆学·

驱动社会发展引领时尚生活——新形势下博物馆社会功能的再认识杨亮()

数字图书馆相关问题研究孟中元()

灰色预测模型在博物馆管理中的应用王军李红心南楠()

陕西省民办博物馆现状浅析马双双()

“神马:1江源个展”陈列设计理念解析崔大龙()

·博物馆工作·

承载发展的足迹——《博物馆年鉴》编后感白雪丽()

略谈数字技术在博物馆工作中的应用苏伟刘万虹()

陕西历史博物馆“文化寻根之旅”系列活动回顾与启示梁敏()

浅谈数字图书馆与我馆图书资料的数字化管理陈小利()

·文物保护·

唐章怀太子墓壁画《仪卫图》的模拟修复蔡昌林()

现代分析技术在文物修复中的应用——以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铜爵修复为例牛沛()

英国城市古迹保护简述苏伟()

·书评·

一部研究唐代服饰文化的新作——略评纳春英着《唐代服饰时尚》赵文润()

军事志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结晶——评孙生玉新着《生玉谈志》白述礼()

《秦文学探述》评介田静()

研究区域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一部力作——评艾冲《公元7-9世纪鄂尔多斯高原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演变研究》张维慎()

MainContents()

本刊征稿()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21辑

目录

孙机当前文物研究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王子今甘泉方家河岩画与直道黄帝传说——上古信仰史与生态史的考察

王辉、王巧英释文雅堂藏几枚与府有关的秦封泥

杨坤三晋铜器铭文札记两则

李阿能、刘向阳谈唐代皇帝陵墓的特点

石宁浅析汉阳陵南区丛葬坑

王晖、张志祥问题意识、资料搜集与史学论文的选题

臧知非隐而不没——“四皓”与汉初政治转折

李文才朔方节度使与唐代中前期西北边防——以“安史之乱”前西北地区的战略协作为中心

水田月、穆文嘉盛唐“皇帝梨园”相关问题辨析

梁子、程云霞、张鑫永徽五年唐高宗武则天九成宫史事钩沉

张维慎试论三国时期“火攻”在战争中的应用

李宇西周“射礼”浅议

王学理春秋时期秦晋“韩原之战”地望考

艾冲东汉州郡县体制在鄂尔多斯高原的恢复、调整和迁徙

胡耀飞唐末朱朴《迁都议》发微

贾鸿源唐代藏冰礼仪空间浅议

白雪西汉时期五原郡诸县治城新考——以《水经注》的记载为中心

刘树友从《夷坚志》看宋代农村下层居民

李端、刘玉琪《陕西艺文志》研究

曹小玲、孙晓峰麦积山石窟北朝时期世俗人物服饰调查与研究

魏秋萍从唐墓壁画看唐代水墨画的形成

张应超王常月与全真道的中兴

许美惠论“会昌灭佛”的影响

景亚鹂、白雪莉碑林刻石中的唐玄宗朝孝敬风尚

陈呈近二十年来唐代墓志与历史地理研究述评

孙立新陕西方言语音与本字有关的几个问题

牛达生试论中韩金属活字印刷术起源之争

文军晋冀豫墓葬壁画现状调查

孟红霞、高艳芳“华夏第一城”石峁遗址探访记

张静、张佳赴韩国学术交流有感

申秦雁对唐代金银器工艺的几点认识——文献结合实物的一种观察

王伟“李啬夫印”小考

田小娟先秦时期妇女的化妆

韩莉避暑山庄博物馆的特色藏品——挂屏

程旭唐敬陵贞顺皇后石椁研究概述

呼啸陕西历史博物馆新征集的两件体育文物初探

董洁尚小云捐赠字画赏析

张沛心“陕北之捷”新闻评论文稿相关问题探析——以馆藏的复制品为例

未来博物馆中心4年美国博物馆发展趋势

王博唐代献俘礼的构造与皇帝权力

前园実知雄都城——中国的都城制的变迁和日本的都城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22辑目录

王子今说“作徧桥阁”

沈睿文北周史君石堂W1、N5的图像内容

陈洪从头向和面向看秦人的来源

邓普迎、陈靓陕西商南过凤楼龙山文化M1人骨研究

孟瑶、凌雪刍议微痕分析在磨制石器研究中的应用

刘娟浅析秦阿房宫与始皇陵的“未建成”迹象

刘永刚元代亦集乃路酒与社会——以黑水城出土汉文文书为中心

王学理唐尧之兴与龙的传人

杨东晨姜太公的功绩及其后裔述论

张维慎试论黄金在西汉社会生活中的使用

许超雄、张剑光杜黄裳与唐宪宗初年的伐蜀战争

和田英谈公孙大娘与剑器舞的若干问题

贾鸿源《唐国史补》“执金吾铺官围外”献疑

徐卫民古都十三朝及其影响

艾冲西汉时期上郡诸县治城位置新探

刘锡涛谈郑和下“西洋”与福州剪不断的地缘关系

王辉一粟居读简记(七)

高叶青陕西典藏古籍的地域文化价值——以方志数据为中心的考察

姜妮民国《陕西乡贤事略》研究

张应超简论孙思邈的“天人合一”思想

张兴浅论印度佛教分派的历史归因与宗教意义

王飞玉浅议唐宋时期岳渎祭祀庙宇的管理

程旭唐墓壁画中的丝路文明元素

杨瑾唐墓壁画的制作者与观看者蠡测

程义宋代墓室壁画研究综述

邵媛陕西耀州药王山南庵壁画艺术风格探析

杜文玉从唐代墓志看清河张氏社会地位之变化——以《唐代墓志汇编》、《汇编续集》为中心

拜根兴、宋丽新见高句丽百济移民墓志的新探索

王梦唐《萧遇墓志》考释

杨玮燕宋郭子彦、郭子皋墓志再考

孙立新现代关中方言与上古汉语长短入声

薛正昌私人藏书与文化传承

杨亚娣、陈小利馆藏工具书之字典词典简介

尹宗国读书札记二则

郭罗、杨欢古代帝陵称谓漫谈

谭波才、何媛媛安康明清及民国时期盐制考述

吕劲松、郑宁秦俑三号坑鹿角考识

王莉“麟趾”的多层含义

晏新志驼载乐伎走丝路——对西安中堡村三彩载乐骆驼的解读

呼啸、张蜓新征集朱庆澜行书中堂赏析及修复

杭志宏带柄铜鍪

周俊基香港第一所博物馆——大会堂博物院的再认识

翟战胜、张沛心关于博物馆藏品研究的思考

孔艺冰浅析博物馆观众疲劳度的调节——以陕西历史博物馆临时展厅为例

魏子元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讲解服务的实践与思考——以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例

权大龙论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张红娟谈博物馆的科研档案管理

王煊关于秦代甲衣复原研究内涵和制作工艺的理论探索

荆海燕文物保护修复中的化学清洗技术

段晓彤、程蓓、李库汉阳陵东阙门考古遗址保护性回填工程概略

甄刚、张芳浅谈博物馆库房文物的包装保护

田家溧、刘自稳“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学术研讨会综述

林泽杰、马丽、王哲“考实与会通:5年第三届中古史前沿论坛”综述

开卷有益

刘老夫子

赞赏

长按







































吉林白癜风医院
北京权威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jinqianc.com/lqccf/26756.html